克罗恩病肛瘘的内镜治疗
沈博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往往伴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肛瘘是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肛瘘发作时会出现流脓、红肿、疼痛等症状,肛瘘的治疗是炎症性肠病(IBD)治疗的一个重点。
肛瘘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也应用到肛瘘治疗的过程中。
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沈博教授,在第五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上,介绍了“克罗恩病肛瘘的内镜治疗”。
请看“情报官”来自会议现场的听课笔记。
一、 肛周瘘管的分类
1.单纯性肛瘘:内口、外口及瘘管各1个;
2.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跟据Parks分型(以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为根据的),复杂性肛瘘分类如下:
(1)括约肌间型(inter):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肛瘘的20-45%,为肛周脓肿的后果。
内口位于齿线附近,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在内外括约肌之间行走,最后开口于肛门周围皮肤,外口距肛缘较近。
(2)经括约肌型(trans):也较常见,约占肛瘘的30-60%,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
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并在外括约肌的浅部和深部之间向肛门周围皮肤上穿出。外口距肛缘稍远,多在5cm左右。常有数个外口,并有支管互相沟通。
(3)括约肌上型(supra):为高位肛瘘,较少见,约占肛瘘近20%。
瘘管穿破内括约肌后,向上蔓延,到达外括约肌上方,最后穿破肛提肌,在肛门周围远处皮肤上穿出。
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难度大,需分期手术。
(4)括约肌外型(extra):很少见,占肛瘘近2-5%。内口不在齿线附近,而在齿线上方的直肠壁,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方经肛提肌而下,开口于肛门周围远处皮肤上。
Parks分型的缺点:未考虑发病原因,瘘管长度和分支情况。
二、现有的肛周瘘管的治疗手段
1.克罗恩病肛瘘的保守治疗
2.克罗恩病肛瘘的生物制剂治疗
3.克罗恩病脓肿的治疗流程
4.克罗恩病肛瘘的内镜治疗
三、内镜治疗的手段
瘘管切开术
挂线
切除
注射
1.瘘管切开术治疗肛周瘘管
Kochhar教授和沈博教授合作,进行了一项IBD瘘管患者进行内镜瘘管切开治疗的研究。
研究连续纳入了29名出现瘘管IBD患者。使用内镜下针刀切开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需手术干预的瘘管愈合。
研究共纳入了男性患者13例(44.8%),女性患者16例(55.2%)。
26例(89.6%)患者经治疗后瘘管完全愈合,其中10例(34.4%)患者需要一次内镜治疗。3例(10.3%)患者出现持续性瘘管,需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血需要输血和住院治疗。
这项研究结论:内镜下针刀瘘管切开术治疗IBD瘘管是安全有效的。
2.局部注射anti-TNF治疗肛周瘘管
年Gut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内镜下注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瘘管愈合。
提示了肛周瘘管新的治疗方式:干细胞注射治疗
总结
肛周CD的治疗流程:
(本文内容基于学术会议个人听课笔记,不代表讲课专家观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
本周精彩内容回顾(点击回看↓)
炎症性肠病患者前往结核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建议
微期刊丨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体系
多次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可以提高IBD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筛查效果
认识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抗-TNF生物制剂
医院丨中国克罗恩病抗-TNF药物治疗的长期感染风险
沈水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