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在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医院订阅哦!

肛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治疗复杂性肛瘘手术的成败关键是找准瘘道内口及其分支瘘道!死腔窦道,并正确处理内口。

MSCT的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显示瘘道的内口、位置、走行及其分支,对手术治疗肛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分析了21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MSCT影像表现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选有一个主瘘道及一个或一个以上侧支瘘道,且瘘道位置走行复杂的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17-58岁,平均39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肛周疼痛,肛门附近可见外瘘口及分泌物。

2、方法我院采用16层螺旋CT机,检查时病人仰卧于CT扫描床上,先常规5mm层厚平扫,确定病变的大致范围根据外瘘口的位置选择不同的体位,如仰卧、侧卧或者俯卧位,再经外瘘口用探针着色探查瘘道深度。

21例均经外瘘口注入76%泛影葡胺10-15ml后立即行1-3mm连续扫描,其中10例经肘静脉高压注射造影剂(优维显或欧乃派克)90-ml,行3mm层厚连续螺旋扫描病变区域,以明确病变的准确范围、强化程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再行MIP及曲面重建。

二、结果

21例肛瘘患者中20例的MSCT检查明确显示肛瘘影像,瘘道内外口的位置、瘘管的长度、分支、走行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1例有2个外口,从2个外口分别注入造影剂均未显示瘘管影像。

本组阳性率为(20/21)%。21例肛瘘患者中,共有18个外口,6个内口,其中3例有2个外口;从瘘道的分支上观察,有2个侧支的12例,有3个侧支的3例;从瘘道的走行上观察,走行复杂的有6例,其中全蹄形2例,最长瘘道(内瘘口距外瘘口的距离)约15cm,分支窦道最长7cm。

21例全部进行了平扫和经外口的瘘道造影,其中1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更好地显示了瘘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1例中直肠瘘6例,会阴瘘4例,肛周瘘8例,臀部瘘3例,经典Parks肛瘘分类标准是依据肛瘘与括约肌的关系而制定的,Parks对肛周瘘分类:括约肌内瘘(80%),瘘管系统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

本组8例肛周瘘中有5例;皮下瘘,属完全性瘘,其瘘管直行至隐窝,本组2例;坐骨直肠瘘,多数起于尾侧直肠腺,止于肛提肌下方,本组0例;骨盆直肠瘘,常常是括约肌内脓肿或坐骨直肠脓肿的晚期并发症或小盆腔手术后感染,本组1例MSCT扫描所得图像很好显示了瘘道的内口、位置、形态、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MPR与曲面重建图像显示了病变的长度、走行。

不同厚度的MIP重建瘘道,直观立体显示瘘道及其侧支的形态大小走向和死腔窦道情况,为临床难治性和久治不愈的肛瘘找到了原因,提供了直观的影像诊断依据。

三、讨论

肛瘘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找准内口。术前通过影像检查详尽了解病变的情况,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以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经外瘘口的X线造影摄片,该方法获得的是平面资料,对瘘道的走行!形态判断困难,无法显示瘘道周围的情况,较难显示瘘道内口,瘘管造影诊断正确率16%,对外科手术帮助有限。

Stoker等探讨了超声内镜技术对肛周瘘道附近部分结构的显示,表明图像直观性差,不能为临床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资料。

Bects2Tan用高分辨MRI诊断肛瘘疾病,较好地显示了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周围的组织,有助于判断肛瘘周围的关系!脓肿范围,但操作费时,费用昂贵,不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本文将MSCT诊断复杂性肛瘘与手术结果对比,符合率较高。

最重要的是瘘道造影和多种重建技术可为临床难治性肛瘘提供最直观的影像表现,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将MS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到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尚未见报道,作者经过初步研究和探讨,认为复杂性肛瘘瘘道深,有侧支、死腔窦道,走行曲折、复杂MSCT的多种扫描方法灵活并用,多种重建技术结合,不仅能清晰观察肛门括约肌、肛提肌、肛旁、盆腔、盆壁的情况和病变范围,还可以立体地多角度观察复杂瘘道位置、形态、边缘、长度及其分支,有无与直肠相通,死腔窦道的大小、形态。而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无任何痛苦,可为肛肠外科医师提供最直观的资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目前研究的病例较少,对复杂性肛瘘在影像上的定义、分类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外文献也未见相应的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安测远程影像:anycheck-ycyx安测远程影像给国内患者提供美国医学影像第二医疗意见服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CT图像罕见伪影现象分析”↓↓↓

赞赏

长按







































怎么治愈白癜风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tp/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