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又危害健康。那么,当患上肛瘘时,患者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全身症状
多数无全身症状,当肛瘘侵犯范围较大较深或支管较多时,反复炎症感染,会导致消瘦、贫血、便秘、排便困难等全身症状。
疼痛
瘘管通畅无炎症时,一般无疼痛,只有肛门局部略有肿胀感,行走时可加重,若外口封闭,瘘管存积脓液,或粪便进入瘘管,则会疼痛加重或排粪时疼痛加重,而内盲瘘则常感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疼痛加重。
瘙痒
肛门部皮肤由于脓液及其他排出物刺激,常感觉皮肤瘙痒。
排脓
排脓是其主要症状。一般来说,新生成的瘘管排脓较多,脓汁粘稠,黄色、味臭;瘘管日久的排脓相对较少,或时有时无,稀淡如水;若脓量增加,则表示新瘘管生成。瘘管有时会暂时封闭,不排脓液,从而出现局部肿痛,体温上升,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又排出脓液,也可从瘘口排出气体或粪便。
肛瘘的预防措施
建立正常的膳食习惯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对于油腻饮食,可以内生湿热,所以不宜多吃。应多吃清淡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豆、萝卜、冬瓜等新鲜蔬菜、水果。对经久不愈的肛瘘多为虚证,饮食上多吃含蛋白质类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重要意义,因为大便干结容易擦伤肛窦,再加上细菌侵入而感染。腹泻者多半有直肠炎和肛窦炎的存在,可使炎症进一步发展。
积极治疗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性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