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专题肛瘘的手术治疗与术后换药

肛瘘术后早期必须坚持每日换药,肛瘘这种病的康复,5分靠手术,5分靠换药。肛瘘的自愈微乎其微,临床的根治主要通过手术,而肛瘘手术创面多为开放性的,换药就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肛瘘?

通常认为,肛腺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肛周脓肿破溃后,脓肿纤维组织增生,脓腔缩小形成瘘管,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

相关报道指出,每十万人口有8.6人罹患肛瘘,患者的平均年龄38.3岁,男女比例为1.8∶1.0,年龄小于15岁的患者多为男性。肛瘘患病人群以青年人为主,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符合临床现状,因此有人推测,雄性激素是肛瘘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肛瘘的治疗

肛瘘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症状,但是不能彻底治愈;而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感染的肛腺,将瘘管内感染的异物清除,这是治疗的关键。肛腺大多数集中于肛管后部,但也可横跨于齿线位置,还可位于齿线上方,因此切除时内口时,可向上适当延伸,以完全清除感染的肛腺。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非保留括约肌的方法和保留括约肌的方法。

非保留括约肌的方法主要包括挂线疗法、切开疗法和切开挂线疗法。

保留括约肌的方法主要包括内口缝合药物脱管法,内口封闭管道引流法及旷置加切开或挂线术。

由于病情不同,症状各异,肛瘘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在操作过程中,也可配合使用。

肛瘘术后换药方法

在肛瘘术后,正确的换药方法可促进创口生长,加速愈合,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若换药不当,即使手术再成功,创面愈合也会很慢,不仅使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痛苦增加,甚至有可能再次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

可以说,术后换药与手术同等重要,

所以各位肛肠科大夫及患者都要更加重视。

肛瘘的术后换药应遵循伤口愈合程度:

1.清创期(炎症期)   

为术后3~5天,伤口以炎性渗出为主,即伤口分泌物较多,脓腐未尽。此期换药是祛除创面、创腔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使伤口引流通畅,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的刺激,防止并发感染。传统多选用碘溶液、双氧水、苯扎溴铵溶液、身体盐水等冲洗。

生理盐水因其不含任何防腐添加剂,无毒,符合人体生理性,是最安全的伤口清洗液。对于脓腔大,脓液较多,尤其是坏死组织,早期选用3%双氧水冲洗,使用双氧水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当脓性液减少或臭味减轻,即应停止应用双氧水,仅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

如若感染,传统选用黄连水、呋喃西林水纱块湿敷、抗生素引流条填塞创腔或采用l: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虽然对伤口的感染控制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引流作用小,达不到引流目的,甚至造成堵塞,且容易导致伤口耐药株的产生和变态反应的发生。该换药方法在消炎的同时没有止痛,且对伤口细胞生长、伤口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使伤口愈合缓慢,使用敷料换药的伤口易与敷料粘连,更换敷料时再次机械损伤而增加病人疼痛感。

瘘手术当天或第1~2天伤口有渗血时可选用藻酸盐填充条填塞引流,可起到引流及止血的作用;脓腔无渗血,感染未控制时可选用抗菌敷料如银离子敷料或美盐(高渗性敷料)填塞引流,不但有良好的引流作用,同时还可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坏死组织与伤口床粘连松散时,可用刮匙搔刮创腔坏死组织;坏死组织与伤口床粘连紧密时,选择保湿敷料自溶性清创。

2.肉芽生长期

  为术后第5~20天,伤口分泌物减少,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由于肉芽组织对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抵抗能力较弱,易受损伤,故本期应着重保护肉芽组织以免影响创面的愈合。

传统换药以油膏类药物覆盖创面,以保护新生肉芽,免受外界刺激。此期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因其不仅有抑菌作用,同样亦可破坏正常组织,不利于创面生长。

目前在感染控制后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调理伤口环境,保持适度湿润,利于组织生长。伤口渗出液多时选用藻酸盐或亲水性纤维等吸收性强的敷料,更换频率根据渗液量决定,一般l~2天更换1次。

待创腔变浅,渗液减少,改用水胶体糊剂如溃疡糊填充伤口,以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3~7天更换1次至愈合。对红色肉芽但有水肿的伤口选择50%的硫酸镁湿敷或28%的高渗盐敷料覆盖(美盐),水肿明显消退、肉芽生长良好伤口选择水胶体糊剂。

3.上皮移行期

  为术后第8~25天。伤口创腔已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迁徙,最后覆盖创面,使创口愈合。此期处理原则应减少对创面刺激,保护上皮生长,并防止肉芽过长。

换药时应少清洗或不清洗,保护好创面表层,施行间断换药为宜。传统的换药是创面用油纱敷裹,或珍珠散等,以达到减轻炎性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现代的换药方法是使用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可使伤口密闭,降低感染的机会,保持伤口低氧状态和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加速上皮细胞的移行,利于伤口的愈合。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类敷料,无脱落或渗漏时可5~7天更换1次。

术后换药目的

1.去除手术创面的分泌物和粪便,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污染进而引起感染;

2.换药时置入伤口的药物纱条不仅可以通过引流,还可以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3.换药时可以使用一些促进创面生长药物如九华膏、康复新液等;

4.有利于发现并处理的不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5.通过纱条的填充,可确保伤口愈合从基底开始,避免桥形愈合;

6.对于手术挂线的患者还应检查橡皮筋的松紧度,必要时行紧缩术。

在换药次数方面许多患者都会问,换药是换的次数多好吗?

原则上是每日便后一次,早期的伤口视分泌物多少而定,但中医也有“煨脓长肉”之说,就是说分泌物对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因此换药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总而言之,只有换药方法得当才可有利创面愈合。

肛瘘的根治方法,只有手术!吃消炎药、坐浴等方法对肛瘘的肿痛、流脓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便秘、便血、排便疼痛?医院,专业治疗肛肠疾病~

点击下方图片在线咨询我们~

医院









































白癜疯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ss/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