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如何战胜反复发作的肛瘘

作者:周士渊出品:张馨怡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我这第一个亲身案例说起来已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天,我出差上海正走在人行道上,不料走着走着,下部越来越难受,以至走到后来疼痛难忍、举步维艰。

因为实在太难受,逼得我没法,只医院去急诊。

急诊的结果是我肛部严重感染,必须马上消炎。于是大夫给我开出了一大堆内服、外用的消炎药。

回去后我当然极认真地对待。很快,这炎症被控制住了,我心里喜滋滋的。

但高兴没多久,没想到那炎症又犯了;犯了,我又去治;治了,又好了;好了,又犯了……就这样,我那肛部的炎症变成了慢性炎症,简直没完没了!不得已我找到北京最有名医院去治,但结果依然如故──好了又犯,犯了又好。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心里十分纳闷。记得有一次我仔细询问了大夫后才知道这里的缘由。那大夫告诉我说,人老了以后,肛部的刮约肌就会逐渐松驰;而刮约肌相当于那里的门卫,门卫把门不严,里面的脏物当然就会渗漏;这一渗漏,自然就会感染。而每次大夫开的药只能暂时解决感染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刮约肌逐渐老化松驰的问题,那我的病自然是治了就好,好了又治,难以断根。

知道了以上这一根本原因后,突然有一天,我脑海闪出了一个灵感──不妨试着练练我早已耳闻的“提肛”。为什么?因为所谓“提肛”,就是让肛部做一紧一松、一提一放的运动,那这不正是对刮约肌最好的锻炼吗?试想,这种锻炼一旦成了习惯,久而久之,随着那刮约肌力量的逐步强健,我那肛漏的难题岂不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吗?

朋友,有了以上灵感,我越想越有道理,于是借助我们清华人的“行胜于言”,我说干就干,当天就开始练起了这“提肛”。而为了使之很快成为习惯,我将每天“提肛”固定在午休起床前,地点固定在床上,数量固定为八八六十四下。而与此同时,我双管齐下,去医院的治疗照常进行。

没想到双管齐下的结果,我那顽疾果真渐渐有了起色──犯得越来越少了;程度越来越轻了;复发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以至终有一天开始,它奇迹般地一去不返、再也不见其踪影了。而现在已近二十年了,我那原本没完没了的“肛漏”早就给我彻底征服了!

朋友,以上就是我用“习惯配方”征服我那没完没了“肛漏”的最真实案例。你看,这里的“配方”──一是依靠医学的力量去消炎;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提肛。“消炎”治的是肛漏之“标”,“提肛”治的是肛漏之“本”;这样标本兼治、双管齐下,而一旦这些措施成了习惯(某一阶段的习惯),又必定能长期坚持,那其伟力当然就可想可知了!

而让我顺便告诉你吧,如今这“提肛”,早已成了我极宝贵的养生遗产;每天八八六十四下雷打不动的“提肛”,也早已成了我巩固得不能再巩固的习惯!这“提肛”一能强化你排泄系统以及附近生殖系统肌群的力量,二可以活化你那里的细胞,三可以改善你那里的循环,四可以增强你那里的功能,我多么希望你也能早日获此养生瑰宝啊!

朋友,如果你内心真有这种愿望,那请你不妨说干就干,行胜于言,此刻就搁下我之《习惯学》,闭眼来轻轻试它一个八八六十四下。

朋友,你试了吗?如果你试了,我要恭喜你,一是你很不错,证明你行动力很强!二是由此成了习惯,多少年后,你很可能会从内心深深感谢我。为什么?因为也许苦恼了你多少年的难言之隐,你是受到了我的启迪才从根本上解决的;而你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多少呢?是不是只是一个每天连一分钟都不用的小小习惯吗?!

当然,话又说过来,我们的每一种习惯都像吃药一样,会有一个适应症—你适合不适合练?你每次练多少下?你何时该作何种调整?……对以上种种你最好先找相应专家、相应医生咨询一下,这样一定更科学、更妥贴、更安全。因此若你肛部有严重问题,最好先去找医生;否则,是不是很有点莽撞的味道?而对于本专著谈及的其它有关健康问题,希望你也能照此原则办理,你说对吗?

周士渊老师是从清华园走出的大众演说家,中国十大金口才、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中国习惯践行第一人。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办公厅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年奥组委、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等地的演讲,既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又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几乎使每位听众听后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并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代表作有:《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终生的财富》等。《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是周士渊老师年11月的作品,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畅销至今,并被业界奉为《蓝色羊皮卷》。

周士渊

喜欢点赞吧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ss/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