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疾病说大也不大,什么肛瘘、肛裂、混合痔,肛腺、肛窦、括约肌,普通群众都能跟你掰扯一会儿。痔疮症状突出,很多患者自己就可以诊断自己得了痔疮,去医院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但说小,也不能掉以轻心,表面上看,痔疮的严重性远远不及心脑肾、肺脾肝等重要脏器疾病,导致许多人对痔疮也不以为意。殊不知,痔疮随时可能成为大肠肿瘤、炎性肠病等肆虐的掩护饿狼的外衣。
一痔疮知多少中国流行病学调查:肛肠疾病发病率50.1%,其中痔98.09%,有症状需要治疗的占44.7%。对到其院就诊的例便血患者行全结肠检查结果示如下图:
其中排在头两位的,是肛门良性疾病和大肠息肉,分别占便血患者的52.22%和23.10%,值得注意的是,约27.24%的肛门良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大肠疾病。
便血以血便或便后鲜血为特征,是痔疮最为常见的症状,也最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痔疮便血多与排便关系密切,血色鲜红,便血时一般无疼痛,轻度便血表现为厕纸染血或滴血,严重者表现为喷射状出血,便血一般可自行停止,不伴有腹部症状。
由于痔的普遍存在,很多以便血为主诉的疾病,不应满足于痔、肛裂等肛门良性疾病的诊断,应本着“宁可抓错,不可放过”的原则,详细诊治,防止重大疾病“扮猪吃虎”。
肿物脱出是不少痔疮患者的首发症状,须与其他肛门直肠良性疾病鉴别。轻度痔疮,痔核仅在大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回纳;重度痔疮需要用手推回,且在行走、咳嗽等使腹压增高时脱出肛外,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一旦内痔脱出嵌顿会出现剧烈疼痛。
二如何正确就诊患者就诊前应注意以下几点,将有助于更好就诊:有无饮酒、饮食辛辣或饮食不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单纯的血液或兼有黏液、脓液,与粪便相混或附着粪便的表面,出血的颜色,出血快慢,出血量,有无伴随其他不适。
三警惕四大疾病1.大肠恶性肿瘤
大肠恶性肿瘤的出血色暗,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气味臭,伴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体重下降,腹胀、腹痛,里急后重感,全结肠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2.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表现为黏液血便,血多粘附于粪便表面,血色鲜红,息肉位置较高时血可呈暗红色,或仅大便潜血实验阳性,位置较低的直肠息肉还可伴息肉脱出,症状表现极像痔疮。
大肠息肉是肠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肠道息肉的80%,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息肉检出率达44.7%或更高。
3.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特发性、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状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主要疾病类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血便、黏液便)、腹痛、体力下降、消瘦、低热。肠道并发症主要为出血、肠穿孔、肠道狭窄和梗阻、瘘管和肛周疾病、中毒性巨结肠、甚至癌变。
4.肛门直肠良性疾病
①直肠脱垂是直肠、肛管、甚至部分乙状结肠移位下降和外脱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年轻人和老人,常引起诸如大便失禁等痛苦的症状。直肠脱垂者脱出物呈环状,色淡红,质地较软,表面光滑,肛周分泌物增多,伴肛门括约肌松弛,无曲张的静脉,一般不出血。若未能及时复位,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嵌顿、糜烂坏死。长期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将会导致阴部神经损伤而产生肛门失禁、溃疡、出血、狭窄及坏死的危险。
②肛裂即肛管皮肤全层的纵形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以疼痛为主,疼痛呈周期性(排便后数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便后半小时出现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大便时出血,色鲜红,点滴而下。便秘与肛裂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上述四大类疾病因症状相似,临床中稍有不察,就易被误认为痔疮,或不以为然,或误诊误治,致疾病最后发展到失控的地步。所以想要明确病情,医院,接受专门的仪器检查,避免误诊漏诊,追悔莫及!!
更多疑问识别 医院肛肠外科主任
医院首席专家
医院应急抢救肛肠组专家成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肛门大肠病分会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肛门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普外中国中西医结合肛门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师从我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张殿文、张作兴教授,在两位大师的悉心指导下,从事肛门大肠病的教学、研究和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肛肠外科临床经验!
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马蹄形、半马蹄形肛周脓肿、肛瘘,环状混合痔、肛裂等肛肠疑难杂症以及各种肛肠病的术后处理与恢复治疗的造诣颇深,并拥有丰富的结、直肠肿瘤筛查、诊断和治疗经验。精通多种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方式,熟练掌握现代肛肠外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冯主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点击“阅读原文”医师在线咨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