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群立孟浩张志国陈晓宇郑宇平张磊黄庭萸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3月第13卷第3期-页
对24例临床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检查,分析MRI显示的肛瘘内口、外口、瘘管、肛周脓肿及其数量,并以手术结果为准进行分析。MRI检查显示24例的内口、外口、瘘管、肛周脓肿数的准确率分别为87%(26/30)、97%(31/32)、92%(47/51)、16/17。提示MRI有助于准确评估复杂性肛瘘的范围与复杂程度,可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肛瘘是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之间的异常沟通,由内口、外口与瘘管组成,常伴发肛周脓肿,为肛肠外科常见疾病。复杂性肛瘘病变结构复杂,手术治疗难度高,易复发。术前明确复杂性肛瘘的病变范围、脓肿位置、数目、内外瘘口、瘘道走行及其与邻近肌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月间收治的2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术前低场MRI检查结果,对比手术结果,评估低场MRI常规成像技术对复杂性肛瘘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4例临床疑似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患者均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24-63岁,平均(46+17)岁。临床表现有肛周局部疼痛、皮
温高、破溃口流脓等,触诊有压痛、波动感或硬结。术前均行低场MRI检查。
2方法:MRI扫描应用国产东软0.35T磁共振扫描仪,相控阵列体线圈,参数设置:层厚6mm,层间距1mm,视野mm,矩阵×。T.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分别作横截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白回旋波序列,TR/TE=ms/20ms;T2WI:快速白旋回波序列(TSE),TR/TE=0ms/ms;T2WI横截位加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TR/TE=ms/ms。T1WI加钆喷替酸葡胺增强扫描序列,采用经肘静脉以2ml/s流率注射对比剂15ml,结束推注时开始扫描,扫描参数同常规T1WI。
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进行三维平扫,横轴位切面尽量与肛管垂直,冠状位、矢状位切面与肛管轴线平行。影像学分析包括肛瘘内外口、主瘘管及分支数量走形、肛周脓腔情况等。肛瘘MRI分型参考Morris等分型方法,I型:线形括约肌内瘘;Ⅱ型:括约肌内瘘伴脓肿或支瘘管形成;Ⅲ型:非复杂性经括约肌间瘘;Ⅳ型:经括约肌瘘伴坐骨直肠脓肿或继发坐骨直肠瘘管;V型:经肛提肌或肛提肌上瘘。MRI影像均由两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诊断医师审阅诊断。所有病例记录肛周脓肿、内外瘘口、瘘管的数量、位置等具体细节,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瘘道内外瘘口及瘘管MRI显示位置与术中所见位于同一1/4象限内则认为显示正确。
对MRI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显示的内外瘘口数、瘘管总数、肛周脓肿总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RI检查过程,图像清晰度均达到诊断要求。高位复杂性肛瘘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5例。MRI显示26个内口中,5个内口三方位均显示,13个内口冠状位和横轴位扫描均显示,8个内口由单一扫描方位显示(图1-5)。MOITiS分级:Ⅱ型9例,Ⅳ型9例,V型6例。其中,1个脓肿合并3条瘘管和/或3个内外瘘口以上者6例(图6-9)。手术路径参考MRI检查结果,以MRI显示的瘘管走行方向进行手术探查,切开并充分暴露瘘管及内外瘘口。24例患者术前MRI检查和最终手术显示的内外瘘口个数、瘘管条数、肛周脓肿个数的分布情况见表1。内外瘘口总数、瘘管总数、肛周脓肿总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医院。绝大部分肛瘘是由肛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手术切开后伤口不愈形成瘘管,外端通于皮肤,内端通于肛管或直肠。复杂性肛瘘往往有多根瘘管和/或多个瘘口,瘘管走形迂曲复杂,常合并肛周脓肿,术前明确内外瘘口位置,肛周脓肿大小、范围,瘘管数量及走向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目前,临床术前对肛瘘患者病情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临床症状、局部检查、瘘管造影、螺旋CT瘘管造影等。由于受检查者经验、患者耐受程度、瘘管造影时操作技术等的影响,复杂性肛瘘内部情况显示欠佳。体线圈MRI扫描操作简单,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截位进行三维成像,充分显示肛管直肠周围的盆底肌肉及肌筋膜间隙,能够鉴别诊断肛门直肠区域及盆底脏器的病变如括约肌损伤、直肠病变等。利用瘘管与纤维瘢痕不同影像学信号,在鉴别括约肌、区分瘢痕组织与瘘管方面的准确性较高。MRI图像上,肛周脓肿壁及瘘管呈等、稍长T.和等、稍长T2信号,瘘管纤维化呈等或长信号,脓液呈长T1长T2信号,以STIR压脂像上显示最佳。T1WI增强扫描能使富血管的炎性瘘管边缘增强,而脓腔内脓液无强化,有助于鉴别肛周占位性病变,如黏液腺癌、肉芽肿等,因此临床医生更倾向于选择MRI对肛瘘进行术前诊断评估。
既往研究表明,体线圈诊断复杂性肛瘘的准确率达%,其敏感性为84.6%:对单纯性肛瘘诊断的准确率为92.3%,敏感性为68.8%,说明MRI体线圈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比对单纯性肛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本组采用低场MRI体线圈进行肛瘘检查,肛瘘发现率为%.MRI显示肛周脓肿范围、外瘘口及瘘管数量准确率分别为97%、92%、94%;而MRI显示内瘘口数量准确率仅为87%,这可能与本组病例主要为多发内瘘口及瘘管有关,当内口及瘘管为多发时,MRI容易漏诊或误判内口及分支瘘管数目,如本组漏诊2个瘘管及2个内口均为该种情况。总之,低场MRI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肛瘘结构显示清晰,可以准确分辨内外瘘口、瘘管及脓肿情况,医院对复杂性肛瘘诊治的临床应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