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决定你孩子将来过得好不好,这个因素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01

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富养,是阅读

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

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

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完,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失去了招摇的资本,每天从金马车上剥一小片金子,换点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穿有吃。

这个朴素的民间故事其寓意是深刻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时代发展到今天,金银的概念还基本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层面,没有本质变化,而“弓箭”的概念则需要重新定义。那么,在当下,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礼物呢?我认为,首先是阅读。

我相信,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具体期望是各不相同的,但所有人的第一期望和终极期望都差不多,即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这样的大目标,通过“教育”的功能所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人生初始,可以说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都像一张白纸一样干净单纯;同时又可以说每个孩子大不相同,家庭、遗传、天赋、境遇等千差万别。

决定一个人一生过得好不好,向上流动还是向下流动,内在的幸福感多还是少,因素确实很多,且大部分不可控。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那就是阅读。心理学研究证实,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逻辑判断更清晰。

家长或教师如果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既为他的人生账户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资产,又为他的未来购买了一份幸福保险。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02

让孩子爱上阅读,才是赢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及做事的能力,和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来说呈正相关,但并不绝对。

生活中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普通家庭培养出高才生、杰出人才;也看到一些高学历父母的孩子学习困难,成年后各方面非常平庸,其中原因肯定不能用“基因”或“遗传”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孩子的阅读量。

这些年,媒体每年都会对一些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报道,如果留心观察,从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总会看到,所有这些学业出色的孩子,他们虽然家境不同、父母学历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家里书多,爱阅读。

当这些孩子谈到他们的成绩时,几乎没有人归因为自己多么用功,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丰富的课外阅读。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和一个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在幼儿期、小学阶段,甚至包括初中低年级,往往看不出太大的差异。

课外阅读少的孩子在课外班、家长和老师的强力推动下,甚至会暂时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和老师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还会挤占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但当孩子进入中学,随着学业的不断扩展和深度增加,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后继乏力。

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缺少隐形力量的支持,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量,这些能量用来应付小学阶段的小负荷功课往往绰绰有余,但从中学开始,随着学业的不断扩展和深度增加,他们就会表现出力不从心、后继乏力的趋势。

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即使他们从小表现一般,但由于积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潜在力量,而且心理状态因为阅读变得越来越健康,因此在以后的学业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成为后起之秀。

放弃刻意追求儿童早期的优秀,转而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为孩子提供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这才是真正地为孩子一生最终的成功打下基础,才是真正把孩子放在了远远高于其他人的“起跑线”上。

尤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吸引孩子的东西很多,如果孩子阅读兴趣没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不爱阅读、浅阅读的水平上,这才会造成儿童智力和心理素质上的落伍。

中国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历经千百年的验证,非常有道理,说的就是人生在起跑线上的状态很重要。父母对于“起跑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是否能赢在起跑线上。

03

给孩子阅读的榜样和环境,还有乐趣

当孩子长到可以带着逛公园、逛商场时,就一定要常带他去逛书店和图书馆。书香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到,但对人有深远的影响。

书店自有它独特的气息,当父母希望孩子爱上阅读时,最好有规律地带孩子去这个地方。家长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的同时,最好能做出表率——自己也看书。

家长自己经常阅读,既给孩子做出了榜样,还能让自己成长,这对整个家庭来说——它的意义已超越阅读本身。从准备要孩子时,先准备好一个大大的书架吧,家里有书,孩子才有机会去阅读;父母爱阅读,孩子才能更好地受到熏陶浸染。

哪怕父母不喜欢阅读,也要为孩子买一个书架,让书在未来的家庭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让书像玩具、食品一样成为儿童生活的必需。

另外家长最好多结交一些爱读书的朋友,或者多参加一些阅读社团,多与爱读书的人交流,每次都带着孩子去。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喜欢阅读。

儿童阅读培养必须是自由的、快乐的。只有在轻松和快乐中,才能真正激发儿童内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任何由于阅读而生发的冲突都会严重破坏儿童阅读兴趣,是阅读培养的大忌。

比如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后,要求孩子会复述故事,孩子不会复述,就表示出不高兴,弄得孩子对于听故事很有心理负担。有的家长带孩子背了古诗后,就要求孩子必须背会、记住,还不时地检查一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各种折腾。

有趣、好玩,是衡量家长做得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阅读培养的成败在此一举。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持久地喜爱这项活动。如果孩子不快乐,家长要赶快反思自己的行为,尽快改变。

04

阅读: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

爱阅读的孩子不容易变坏。因为孩子一旦形成了阅读习惯,就是建立起了一种正向能量的吸收方式。

书籍向他的内心灌注美好的东西,生物的自我保护天性也让他愿意消化和吸收一切正面的东西,并且有能力甄别和剔除不利于自我成长的部分。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内在的智慧会不断提升,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道理,对一些人如同一张薄纸,轻点即透,豁然开朗;对另一些人却如高山,难以逾越,这是因为前者通过阅读为自己建立起了很多接纳新思想和新事物的通道和根须。

拿起一本书去阅读,这个行为本身就表明了一种谦逊的生活态度:外面的世界总有我意想不到的精彩,总有能帮助我不断提高的思想和智慧。

借助书籍,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慢慢获得清晰的思考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更少陷入盲从和愚蠢。

阅读能让人看见世界,看见他人,也能让人从外到内看见自己。当一个人能看见自己时,就会自动进入修复程序,并且变得有力量,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导师,这是人生中最可靠、最能受益的事情。

悦读馆的价值观

通过阅读培育改变世界的精英

悦读馆的教育观

身体强壮内心强大

让天赋自由且发光

让人生独立且热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zczl/9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