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热灸的治病原理,是通过药力和热力刺激相应的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调理身体有奇效,尤其是小孩!
从古到今,经过无数的案例证实了中医艾灸的奇效。艾灸绿色健康无副作用,还具有补阳气、通气血、调正气、驱寒邪的作用,特别适合体质虚弱和生病时期的孩子。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现代人已经越来越认识中医艾灸养生相对西医调理身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出台了多种鼓励发展政策。停止门疹输液,停止小病用抗生素已经是全社会共识了。越来越多的妈妈们也意识到抗生素和消炎药过量的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选择了中医艾灸。
大家都知道,中医艾灸的治病原理,是通过药力和热力刺激相应的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那么,孩子生病了,用艾热灸应该艾灸什么穴位你知道吗?
外感并发热感冒,又称外感,就是外邪到了皮肤腠理那一层,因而感冒的症状,从肺系开始(肺主皮毛)。这也就是为什么感冒后经常出现鼻塞、咳嗽、有痰之类的症状。小儿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较干燥,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外感病毒,患伤风感冒。
取身柱穴:
身柱穴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咳的功效。如果你想效果快一点,艾灸的同时,可以在小儿背部来回搓,一搓就热,汗就出来啦。汗一发,热即容易退。
身柱,身体的支柱之意,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被认为通治小儿之病。常灸身柱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还可以帮助健全神经系统功能,预防小儿惊风,腹胀,腹泻,癫痫,脑发育不良等。
小儿腹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实易虚,脏腑娇嫩,先天脾胃虚弱,容易伤于饮食,造成免疫力低下。表现为大便稀薄、精神不佳。腹泻是小儿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症状多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如水样。中医认为此病是小儿脾胃虚弱,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
取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一者能调气机,二者能调升降出入,三则通调肠道,四者补其虚,主治肠胃疾病为主。艾灸此穴,可调和脾胃、调和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止泻效果。
温馨提醒:由于天枢穴就在神阙穴(肚脐)两侧,使用顺芝堂艾热灸,只需贴神阙穴,左右两侧的天枢穴即可覆盖到,这样效果更佳。
小儿厌食症小儿厌食症是指较长时间食欲减退或消失,多见于3-6岁的小儿。其表现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和便血等。造成此病的原因有很多,如不良饮食习惯、感染、肠胃道疾病等。长期发展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不良。中医认为此病由饮食不当或喂养不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脾胃失调而造成的。
取中脘穴: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泄泻,呕吐,腹痛,胃痛,食积,食欲不振等。艾灸此穴,可健脾益胃,补益元气。
小儿哮喘小儿哮喘主要是因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黏膜水肿,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大多病例有感染和过敏。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多发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在寒冷季节或变天气时易发,如天冷、潮湿、淋雨受凉时。艾灸对抑制哮喘发作有很好的疗效,并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取鱼际穴:
属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系热性病证,掌中热,小儿疳积。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排尿的一种现象。有的是泌尿系统感染:如包经、包皮过长、外阴炎;也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夜间饮水过多。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肾和膀胱有关,即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入,故不能制其尿出而失禁,谓之遗尿。遗尿对人的生理和心里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取中极穴:
临床上常见的遗尿还是以虚为主,虚则补之,因而只需把脾肾的阳气扶起来即可。中极穴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等。
小儿盗汗小儿盗汗是以小儿入睡后大汗淋漓,醒后即止为特征的病症。小儿盗汗有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之分。生理性盗汗可见于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睡前进食,或室温过高、被褥过厚等情况;病理性盗汗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或见于小儿结核病。
取阴郄穴: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等。
艾热灸反馈顺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