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肛肠疾病的患者特别多,尤其春季更是高发季节。最近网上一份关于肛肠疾病的数据吓呆了小编,数据显示,超过50%的人患有肛肠疾病,也就是说,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有“出口问题”,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啊。既然春季是肛肠疾病高发季节,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预防呢?本周《健康星期五》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院筛查专家、痔瘘专家冯桂起主任给您支招。
一.重视肛肠病预警“信号”
冯桂起答患者问
Q1:对于肛肠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肛肠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大便出血、肿物脱出、疼痛、流脓、瘙痒、便秘等,其中以大便出血为常见症状,一般血色鲜红、出血量可多可少,如长时间出血,极易导致人体贫血。便血为肛肠疾病的首要症状,但是肛肠疾病种类繁杂、轻重不一。不同疾病,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
Q2:您能具体给我们讲讲不同的肛肠疾病会出现哪些不同程度的便血情况吗?
答:主要是以下肛肠疾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市民需留意:
痔疮:各期内痔、混合痔均会引起大便出血,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
直肠脱垂:久病后排便时会出血。
肛裂: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肠息肉: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
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还是建议大家,一旦出现便血,医院查明具体病因,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调整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冯桂起答患者问
Q1: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预防肛肠疾病呢?或者已经有轻微的小痔疮,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答: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防过度劳累,纠正不良姿势,避免久站、久坐、久行。
2.需加强全身和肛门局部锻炼,增强体质,保持乐观情绪。
3.要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大便时不看书、久蹲或过分用力。晨起一杯白开水,预防便秘。
4.需保持肛门清洁,每次便后清洗肛门,尤其是腹泻后。勤换内裤,勤用温水坐浴。
另外,还可以做肛门保健操: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然后用右食指尖压在肛门边缘,轻轻推肛门,向上轻揉肛门50次,然后收腹做深呼吸,同时收缩肛门30次。肛门保健操能有效疏散局部充血,对年老体弱、久病患者更有效。也可每日站立做提肛运动。
三、加强肿瘤防范意识早筛查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肿瘤发病率迅速攀升,已成为肺肿瘤、胃肿瘤之后排名第三的健康杀手,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我国结直肠肿瘤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二级预防,积极参加结直肠肿瘤筛查普查;三级预防,积极处理肿瘤前病变。一般来说,结直肠肿瘤在早期常常没有症状,症状出现时多为晚期,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不二选择,也为根治提供机会。因此,二级预防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和对高危人群的精查尤为重要。为此,作为9医院,医院积极配合天津市大肠肿瘤筛查活动,坚持开展大肠肿瘤的筛查工作,免费为市民进行电子肛肠镜检查。
此外,冯桂起主任提醒,近年肠肿瘤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的大肠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且与遗传因素相关度高。因此,建议30岁以上出现长期便血、肛门疼痛、瘙痒、肛门异物感、便不净、肛门坠胀感等症状者,以及便潜血医院接受专科检查。而对于那些有肠肿瘤、肠息肉家族史者、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最好每年做个肛肠检查,以免后患。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长按识别下方 医院肛肠外科主任
医院首席专家
师从我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张殿文、张作兴教授,在两位大师的悉心指导下,从事肛门大肠病的教学、研究和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肛肠外科临床经验!
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马蹄形、半马蹄形肛周脓肿、肛瘘,环状混合痔、肛裂等肛肠疑难杂症以及各种肛肠病的术后处理与恢复治疗的造诣颇深,并拥有丰富的结、直肠肿瘤筛查、诊断和治疗经验。精通多种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方式,熟练掌握现代肛肠外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冯主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点击“阅读原文”医师在线咨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