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的神奇,在于对许多疼痛及疑难杂症,具有针到病除的快速神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体的最大器官是肌肉。肌肉是由肌纤维组合成的,肌肉的长期反复运动,便会形成劳损,在局部产生反射性无菌性炎症,致痛物质聚集,于是形成痛点。
然后,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会粘连到一起,这样一来,肌肉变短,变硬。久而久之,变短变硬的肌肉一方面会牵拉与之相连的肌腱,而肌腱是附着在骨或关节上的。
因此,长期的慢性的应力作用,变短的肌肉会进一步牵拉其远端,使其肌肉肌腱结合处、肌腱在骨与关节的附着处产生炎症,形成各种所谓的关节疼痛,颈椎病、腰椎病、骨刺形成、椎间盘突出(如果变短变硬的肌肉牵拉椎间盘的话)等。
另一方面,变硬的肌肉会压迫穿行其中的局部神经、血管等。压迫神经的话,会产生麻木,无力等相关的神经症状;压迫动脉的话,则该动脉供应的相关器官会因血液供应不足而产生疾病,如头晕,耳鸣、痛经、肠胃功能紊乱等。压迫静脉的话,则血液回流次暢,会形成静曲张等,久而久之,还可形成水肿、湿疹、溃疡等。
“现代针灸”皮下扫散针进痛减
“浮针疗法的横空出世,掀开了疼痛、康复学在内的医学新篇章。”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不同,它是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一改传统针灸竖立插针的方式,浮针疗法是横着进针,用一次性针具在人体患肌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也就是针在浅表的皮肤下与皮肤呈平行状,通过左右拨动进行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佳、安全绿色等特点,对机体多种疼痛具有显著疗效。
“如果把疼痛等级划分为10级,在接受完浮针治疗后,你的疼痛就能当场减轻很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浮针发明到现在已走过21个年头,从当初单纯治疗四肢软组织疼痛到如今的慢性胃炎、痛经等消化疾病和妇科疾病,浮针治疗的适应症已覆盖了五十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用于患肌为你的肌肉“按摩”
小小一根针,不戳穴位、不扎经脉,仅仅在你皮下来回拨动几下,就能帮你治病,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其实就是找患肌,给有问题的肌肉‘按摩’一下。就像我们平常的按摩,按摩通过外力作用于肌肉,而我们是通过针刺直接牵动于患肌,这样更直接,效果也就更好。
很多疾病都可以影响肌肉,我们的肌肉组织分布广泛,肌肉内或周边也有丰富的神经、动脉、静脉等,肌肉发生病变后可以引发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患肌是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导致的疼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通过浮针直接作用于肌里的“按摩”,肌肉的紧张、痉挛消失了,血液的流通和供给进去了,疼痛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因为浮针治疗的特殊手法,虽然是进针浅,但刺激面积是传统针刺的二三十倍,每次也只需用一两支浮针针具,选两三个进针点,与传统针灸相比大大减少了病人的不适,通常治疗一次即可减缓症状,慢性病变3、4次即可。
因此,针刺可以通过机械刺激,可迅速灭活痛点,从而关上这一疑难杂症的总开关,因此,可以迅速取效。
肌肉劳损,會形成痛点,如果不趁早治療,為什麼會逐步加重病情?
長期反覆的肌肉慢性劳损,會使其在静息状态下,引起局部能量需求增加,從而引起肌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定位,導致运动终板產生神經沖動,引起肌肉收縮。
运动终板常是神经纤维进入肌肉的地方,同時,感覺神经末鞘也非常豐富。長期反覆的慢性勞損,引起持續性的肌肉收缩,會進一步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进一步會刺激局部释放神经血管反应物质,而通过感覺传入神经,使中樞产生疼痛。
疼痛又會反過來进一步刺激局部释放更多神经血管反应物质,而使局部疼痛加重。從而形成惡性特環。因此,如果痛點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疼痛等症狀會越來越重。
绝大多数骨骼肌疼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它会慢慢形成顽固性的疼痛。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一惡性循環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它都是可以扭轉的。
数据统计分析了93%的疼痛,在临床门诊的疼痛93%的疼痛跟痛点是有关系的,75%的疼痛唯一的病因是痛点,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说,對於93%的疼痛,浮针是有效的。75%的疼痛是可以完全可以用浮针治好。不光是所谓的颈椎病、腰椎病,还有很多疑难杂症。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