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2岁
却是晚期肿瘤,回天乏术
病情在12小时内急剧加重
就像一朵鲜花逐渐凋零…”
这是杭州浙医二院肿瘤科主治医师王达的朋友圈发言。32岁的杭州姑娘小尹因突然腹痛而就医,从确诊肠癌晚期到弥留之际,才4个月的光景,病程发展之快,让人感叹。而此前,其实早有征兆。
其实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
比如腹痛、大便隐血
若不加以重视
最终会酿成大毛病
怎样了解自己的大肠癌风险?
拉到文章末尾可以自测哦~
下班回家突然腹痛难忍
4个月后她已生命垂危
和所有上班族一样,小尹有空常和朋友相约吃个宵夜,平时上班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愿意起身。
四个月前,小尹下班回家,突然腹痛,痛得直不起腰来,后被家医院就诊。
当医生用腹腔镜探查小尹腹腔后,却发现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结节,医生高度怀疑为胃肠道恶性肿瘤。
医生对小尹做了肠镜检查,才发现在结肠起始部位,也就是盲肠的位置是肿瘤原发灶。
而后,肠癌晚期的小尹只能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入院没一个月,小尹就迅速因为肠梗阻、癌性腹水,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感染性休克,进而发展为心肺衰竭,处于弥留之际。
“就连再次手术的机会都没有,非常可惜,这么年轻。”主治医师王达说。
01
如此年轻的姑娘就得了肠癌
是不是有什么隐因?
“确定没有家族遗传,但在与患者以及父母交流中,我们发现小尹的身体很早就发出了提醒,而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年轻人容易忽略的问题。”王达说。
早几年,小尹就发现自己腹部经常会有点疼痛,但是属于有时发作,有时好转,而几次腹部疼痛过后,小尹“经验丰富”不少,以为自己是例假将至的正常疼痛。
“对于腹痛症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可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有的腹痛起病急骤而剧烈,有的起病缓慢而疼痛轻微。由于发病原因复杂,所以,我们都建议腹痛者要进行全面检查,请专业人员做出正确的诊断。”王达说。
此外,仗着年轻,小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重视,果不是四个月前那次发作的严重腹痛,医院。
报告显示小尹大便有隐血,而在未发病前,小尹对于此类检查都是能避则避,从未观察过自己的排便性状。
02
为什么通过观察排便
就能及时了解大肠癌风险?
王达解释:因为胃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食物进入人体后,由胃部进行消化,在小肠被吸收,最后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由结肠和直肠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一旦结肠或直肠内壁长出肿瘤,常会出血,会影响必须经由肠道排出体外的粪便,且会改变其质地与形状。
正常的排便并不会引起肠黏膜破损出现便血,但若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后却极易出血,所以,便血是识别大肠癌早期病变的最典型症状。
“若排便时发现有便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等,以及早明确诊断,避免耽误治疗时机。”王达说。
03
我国大部分的肠癌病人
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
医院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四区主任兰平教授痛心地指出,在我国大部分的肠癌病人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肠癌早期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未能引起注意,因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直到中晚期,病人才因为大便带血、持续腹痛、体重减轻等较明显的症状开始因此重视;
二是对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
结直肠癌是目前可预防的少数几个肿瘤之一,由于在国内对于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故并未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
其实,在一些存在高风险的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有效发现并及时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尤其在发达地区。
以广州市为例,来自广州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结直肠肿瘤在广州已攀升至肿瘤发病排名的第二位,发病率已达34/10万,相比十年前上升了50%,每天约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
如今,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
目前已知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良性病变)演变而来,由腺瘤发展为结直肠癌平均需要7~15年,在这期间完全有机会早发现早治疗。
从包括中山六院在内的国内结直肠癌治疗大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进展期肿瘤五年生存率则不足70%。
如能在息肉阶段便将其切除,则可避免进展成癌症,不仅创伤小、痛苦轻、治愈率高,而其能够大大节约治疗费用。
对于低于45岁的年轻人,
便血(或粘液便)、
便秘、
腹泻、
腹痛、
腹胀、
...
以上症状如果突然出现,且又有一些高危因素如肿瘤家族史、炎症性肠病、高蛋白饮食习惯等,医院专科及早检查。
重要提醒一:回头看看你的便便
中山六院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经常说,一提到粪便,大家会觉得脏,事实上,粪便带有很多身体的信息,是人体给我们的重要的健康信使。
“要知道,以前皇帝拉完大便,御医都要看一看、闻一闻,那时候没有其他检测手段,只能通过望、闻、问判断有无问题。”
他建议每个人拉完,都应该看看自己拉的是什么样子的大便,拉了多少,有没有便血等等。
重要提醒二:不要抗拒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菊花“外科必用的最廉价的检查手段,然而很多人却因为觉得害羞而拒绝这个检查。
著名外科专家、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指出,基于我国患者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高发的发病规律,大约有80%的直肠癌及直肠息肉,可以通过该检查而早期被发现。
若指检后,发现指套表面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就会怀疑直肠肛门里有炎症或伴肿瘤组织破溃。
必要时,取点大便常规及细菌学检查、或直肠组织病理检查可助诊断。此外,像痔疮、肛瘘、肛门及直肠周围脓肿、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等疾病,也可以通过“摸”一下直肠肛门而被发现。
最后给大家放一个风险自测表,
动动手算一下,
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吧~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风险自测表
问题
评分
您现在的年龄
40-59岁
+5
≥60岁
+10
常食肉类或加工肉类
+5
常吃蔬菜、水果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体重指数(BMI)
24-27.9
+5
≥28
+10
过量饮酒
+10
有糖尿病
+5
有慢性腹泻史
+10
有慢性便秘史
+10
有粘液和或血便史
+10
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10
经历过较大的精神创伤
+10
有癌症史
+20
有肠息肉史
+20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有肠癌史
+20
有息肉史
+10
任意一次大便潜血检查阳性
+20
总分
结论
分值
分级
行动建议
<20
风险较低
粪便检查
20~29
风险较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30
风险极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来源:南方名医帮、中山六院,杭州日报
编辑:May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