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的路上,有你有我
———————————————————
———————————————————
11
月
17
日
周
五
Dr.X陪您读的第63篇文章
CD肛瘘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前进行挂线引流可降低未来医疗花费
文献来源:InflammBowelDis.Oct;23(10):-.
研究背景:肛瘘是克罗恩病(CD)的常见并发症。抗-TNF生物制剂和/或挂线引流,是治疗CD肛瘘的有效方案。这项研究比较了在使用生物制剂前,挂线引流和不挂线引流的CD肛瘘患者,未来整体医疗花费的情况。
研究方法:利用TruvenHealthMarketScan数据库,筛选出年1月1日至年3月31日就诊的,使用抗-TNF生物制剂治疗的成年CD肛瘘患者。
患者被分为2组:1.生物制剂治疗前挂线引流(SBB)组;2.生物制剂治疗前未挂线引流(NSBB)组。
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例引流患者和例不引流患者。
患者基线数据方面,在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使用、并发症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引流组患者合并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比例高于不引流组患者。
引流组患者的抗生素和5-ASA的使用率高于不引流组患者。在所有住院次数和瘘管相关住院次数方面,引流组高于不引流组患者。
然而,在随访期间,不引流组的住院次数显著高于引流组患者(全因住院:0.41vs0.23次;瘘相关住院:0.16vs0.07次),不引流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引流组患者(全因花费:vs.美元;瘘管相关花费:vs.美元)。
通过校正患者基线特征和处方药物使用的差异,上述结果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得到确认。
November
结论:与不挂线引流的患者相比,生物制剂治疗前接受挂线引流的CD肛瘘患者后续医疗资源使用更少,医疗费用更低。
November
干
货
学习心得
相当一部分克罗恩病(CD)患者会出现肛瘘的并发症。相比西方国家,亚洲CD患者肛瘘的比例更高。出现肛瘘的CD患者可能会面临很严重的状况,包括肛周疼痛、粪便渗漏和大便失禁。
之前几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估计,CD患者肛瘘的发生率在14%至43%之间,真实人群发生率可能更高。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CD诊断后10年的累积肛瘘发生率为33%,诊断后20年的累积发生率为50%。
治疗CD肛瘘的有效方案,包括:生物制剂和/或挂线引流。在抗-TNF生物制剂出现之前,CD肛瘘的处理非常复杂且疗效有限,瘘管渗液减少和闭合的比例较低。
抗-TNF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CD肛瘘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抗-TNF初始瘘愈合率为68%,在6-12个月瘘管维持闭合的比例为30%-40%。
为什么部分患者使用抗-TNF治疗不能维持长期瘘管闭合?一个假说是抗-TNF治疗会导致皮肤瘘口的快速闭合,如果没有持续的挂线引流,皮下易形成肛周脓肿进而导致瘘管复发。先前的英夫利西单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开始抗-TNF治疗前挂线引流并控制瘘愈合,可以提高持久性瘘管的愈合率。
这项研究提示,CD肛瘘患者开始抗-TNF治疗前进行挂线引流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证实了生物制剂联合外科处理治疗CD肛瘘的方案,优于单独生物制剂治疗。医疗资源占用及相关费用分析显示,生物制剂治疗前挂线引流的患者整体住院医疗费用更低。
挂线引流可以在多个方面帮助瘘管愈合。1.由于瘘管内的脓液会阻碍药物的疗效,因此挂线引流将有助于排出脓液和控制愈合。2.瘘管的内外部开口并不是正常的组织,所以在抗-TNF药物治疗下会加速瘘管开口过早闭合,从而导致脓肿或形成新的分支瘘管。挂线引流有助于维持瘘管渗液排出,直到在药物治疗下瘘管的疾病活动消失。
目前的数据显示,与其他CD疾病表型相比,CD肛瘘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成本更高。存在肛周病变的CD患者,相关的手术和住院费用也高于其他表型的CD患者。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并为CD肛瘘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这项研究支持CD肛瘘患者在使用抗-TNF生物制剂治疗前进行挂线引流,在可降低未来总体医疗花费。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评估生物制剂联合挂线引流的临床获益。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
DoctorX
哇,这么好的文章,我想细读一遍呢~
IBD学术情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