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血压高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生活中,一些人经常把血压高与高血压病混为一谈,单就血压高而言,它仅仅是一种症状的表现,就像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头痛的症状一样,血压高并非是独立的疾病。高血压的分类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高血压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那么,高血压的分类具体都有哪些呢?
血压是指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血压高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引起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症状。血压高只是一个症状,并不能把它看作是独立的疾病,临床上称其为"继发性高血压"。
而真正的高血压病,临床上称其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高血压病常常会导致心、脑、肾等问题,最终会并发心脏、肾脏、脑部问题,这也是高血压病的致命威胁。
高血压的分类
1、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3、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
4、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高血压越早治越好
定期自测血压是早发现高血压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高血压病是越早发现越早控制,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越少。很多原发性高血压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偶然的检查血压后才被发现,所以定期监测血压很重要。
及早发现最佳的途径就是定期血压测量,每年最少要进行4~6次不定期检测,即便家中没有血压计,很多药店都可免费测量血压。
而有些人发生高血压后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慌、胸闷、无力、视物模糊、颈项剧痛、头皮麻木、尿少、浮肿等症状时,可以先测量一下血压,以便排查疾患。
7类人更需警惕高血压病侵袭
1、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2、日食盐量超过10g以上者;
3、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
4、每日吸烟一包以上,且超过1年者;
5、每日饮高度白酒超过g者;
6、经常接触噪音、镉等有害环境或物质者;
7、持续服用口服避孕药物超过1年者。
痔疮频发怎么回事,到底能不能治好?
小陈是广东人,吃不了辣,但是却特别爱吃辣。每每吃完一次麻辣火锅,他的痔疮就会发作一次,疼痛难忍,彻夜睡不着,甚至会出现血便。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别人说"痔疮发作了",那么痔疮到底是什么?又应该如何有效治疗呢?
痔疮是什么?
痔疮是临床多发病,主要是由于便秘、排便用力过大或持续剧烈运动,引起痔下静脉破裂出血和血栓而形成的。一般有便血、疼痛、脱出、瘙痒等症状。
大多数痔疮是突然起病,一般会出现肛门口有较硬的圆形肿物,而且有疼痛感,有的则仅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活动不便感。
多年痔疮应该如何治疗?
很多人的痔疮都会跟随很多年,多年痔疮就有可能会经常出现大便带血或疼痛难忍的现象,一般它的治疗如下:
第一:日常生活中,痔疮患者如果没有持续出现大便带血的现象,也没有疼痛感,不会影响到日常排便和正常的日常生活的话,痔疮就不需要治疗,只要多加观察就可以了。
第二:痔疮患者如果出现疼痛或者便血的症状,但是程度不是很明显,此时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可以选择口服三七化痔丸,痔速宁片或者用九华痔疮栓,马应龙痔疮膏等药物对症治疗,清热解毒消痔治疗。
第三:如果痔疮的症状非常明显,且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则需要通过做物理治疗或者直接进行手术。当痔疮经常出现大便疼痛、大便带血、或者痔疮的面积比较大,并且出现肛裂肛瘘的现象时,需要进行痔疮手术切除,有助于控制病情;或者可以通过激光或者冷冻等治疗手段进行有效治疗。
痔疮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
患有痔疮的人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和作息,喝酒或者任何辛辣刺激的食物都容易引起痔疮发作,熬夜会导致身体虚弱、肝火旺盛,这也会增加痔疮发作的风险。
痔疮患者可多摄入些纤维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帮助活动肠道。
此外,痔疮患者还要适量运动,喝水充足,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减少痔疮发作的频率。
图文转摘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最健康理念、享受最健康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