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讲解医院曹培华息肉到

  目前,肠肿瘤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疾病,发病率连年走高,其中,80%肠肿瘤由肠息肉转变而来,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肠息肉很容易被忽视。专家呼吁:中老年人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便血、黑便者以及便不净者,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息肉是肠肿瘤“前世”

  45岁后定期做肠镜筛查

  张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2次,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肿瘤。结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有两枚。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张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恶变。

  医院曹培华院长介绍,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因其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腹泻、黑便、便秘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多数大肠肿瘤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肠道息肉,该怎么办?

  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肠肿瘤

  息肉分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恶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但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肿瘤变之路。

  众所周知,肠镜是息肉和肠肿瘤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普通肠镜检查中,患者需提前一天清肠,检查时也十分痛苦。因此,每提到肠镜检查,不少患者会谈“镜”色变,觉得难受和恐惧,因不愿做肠镜检查而延误病情。其实,做肠镜不一定要那么痛苦。医院采用的“大肠水疗+无痛肠镜”模式,患者检查前借助水疗仪只需半小时就完成清肠,整个过程安全、舒适、无痛苦。麻醉技术的运用更是让患者摆脱肠镜检查的痛苦,可对息肉、溃疡、恶性肿瘤前期病变及早期肠肿瘤进行准确诊断。检查中若发现息肉等病患,即可同步切除,避免二次肠镜的痛苦。

  息肉切除一劳永逸?错!

  息肉会复发,定期要复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45岁以后,腺瘤和结肠肿瘤的发生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腺瘤息肉体积越大,恶变几率越高。专家提提醒,45岁以上出现长期上腹隐痛、腹泻、便不尽、便秘、黑便,以及便潜血医院接受肠镜检查。而对于那些有肠肿瘤、肠息肉家族史者、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最好每年做个肠镜,以免后患。因为息肉即使是切除了,但环境没改变,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张女士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更多疑问识别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zczl/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