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分
春分至,百花放,但有人的“菊花”比春花更加“烂漫”——长包的,流血的,破洞的,红肿的,千姿百态,热闹非凡。
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各种致病细菌也处于活跃状态,很多疾病容易在此时“苏醒”,比如肛肠界的“四大金刚”。
肛裂
粪便干硬,用太大力气排便时会引起肛裂,另外女性在怀孕期间,也容易出现肛裂的情况。患者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尤其是在排便的时候,疼痛感会加剧。肛裂出血呈鲜红色,排便后擦拭时,会有少量血液沾在纸巾上。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黏膜皮下出现了感染,患者会在菊花周围摸到肿块或者硬块,疼痛难忍,局部会红肿发热,同时也会伴有坠胀感,尤其是在排便和坐着的时候疼痛难忍,体温升高、全身无力等。脓肿破裂流出大量脓液,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会下降。如果肛周脓肿没有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肛瘘。
痔疮
痔疮是春季的易发病,本质是曲张的静脉团。痔分内痔、外痔、混合痔。外痔长在肛门外,凸出一块,一般不发炎时无明显症状,当血管破裂发生血栓时则感剧烈疼痛。内痔生在肛内,常见大便时出血,血呈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如不及时治疗,时间久了内痔往往脱出肛外,轻的可自行回纳,重的不能自复。由于反复摩擦可引起局部水肿,疼痛难忍,活动不便。混合痔为内外痔相连,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肛瘘
肛瘘是指由于感染造成肛门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形成异常通道的一种疾病。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直肠内壁与肛门周围皮肤形成了一条“管道”。当患上肛瘘时患者局部会反复流脓水,同时会伴有瘙痒疼痛,用手触摸时会直接通向直肠,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引起局部皮肤瘙痒、湿疹等,如果形成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除了“四大金刚”,还有一些肛肠科“小喽啰”,比如肛门湿疹、肠炎、便秘等也容易出来打扰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健康信号。
春天健康信号早知道
鲜血便:血液呈鲜红色,最常见的原因是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
脓液和黏液血便: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
黑便: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发亮的黑色,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很多人因为肛门异物脱出到肛肠科就诊,以为是痔疮,其实不然。血栓外痔,二、三、四期内痔,直肠息肉,直肠脱垂,肛管外翻,肛乳头肥大等都可能有“异物脱出”类似症状。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肛周炎、肛裂或痔疮引起,肛门周围过热,考虑是急性炎症引起,特别胀痛要考虑有脓肿引起。多由于病原体入侵肛门周围皮肤毛囊引起。疼痛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则是肛裂的症状。
全身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挠一挠,不过有个地方的瘙痒却不适合这样做,那就是肛门位置的瘙痒。这个部位的痒,除了原发性瘙痒症以外,还可能的肛肠疾病包括肛瘘、肛乳头肥大、肛周皮肤病、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