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肛瘘 >> 肛瘘手术 >> 你会和错的人结婚

你会和错的人结婚

来源

谢熊猫君(ID:mrxiexiongmao)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哲学家和小说家AlaindeBotton(阿兰.德波顿)。原文发表于年《纽约时报》的专栏。「刀刀戳在心上」,以及「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启发,以下为全文翻译:

任何一个潜在的婚姻对象当然都是有瑕疵的,在结婚这个事情上,悲观一点是明智的。虽然在生活中,完美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悦也是常态。但是在婚姻中,我们总能见到有些伴侣之间那种原始、全方位、烙印在骨头里的不匹配。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不匹配不只是所有长期关系都会出现的小失望,而是真的,有些人根本就不该在一起。

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

这些错误是怎么铸就的?为何它们如此地常见?和错误的人结婚,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容易犯的错误,而这也可能是人一辈子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更不要提这种错误对于社会、雇主和下一代的影响。我们在国家和个人层面上,会系统性的去解决安全驾驶和吸烟等社会问题,但是对于选择正确的结婚对象这个事情,我们却是睁眼瞎。更让人难过的是,人们选择错误的结婚对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易懂。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类原因:

第一类原因:

我们不了解自己

开始找伴侣的时候,我们对另一半的诉求充斥了模糊又美丽多彩的情绪:「我想找一个人好,在一起开心的人」「有魅力」「有探险精神」...并不是说这些情绪是错的,而是说这些情绪不够精确,根本没法用来描述那些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的因素——或者用悲观的说法,让我们不是一直都惨兮兮的因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疯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经质、本末倒置和不成熟。只是从没有人会真正的鼓励我们去找到自己这些缺陷的细枝末节。所有爱情中的人,最紧急和首要的任务,其实就是去理解自己身上那些惹人不爽的点。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独有的神经质的症结,了解这些问题的起源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什么样的人能刺激到这些症结,而什么样的人能缓和它们。一个良好的伴侣关系不是两个健康的人之间的(世界上这样的人不多),而是两个有残缺的人,互相都有能力或者运气,找到两个不健全的心智中,一处能够温和共存的避风港。当我们有了「我们在一起应该不会太糟糕」这种想法后,就要敲响警钟了。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这些地方会出问题:也许我们在别人不附和自己观点的时候有生气的倾向;也许我们只能在专心投入工作的时候才能放松;也许我们在做爱后不太喜欢过于亲密的拥抱;也许我们在心中充满忧愁时,不太会表达自己。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在经过数十载的发酵后,会造成大灾难。所以我们要提前知道这些自己的问题,然后去寻找那些能承受这些问题的人。所以在刚开始约会的饭桌上,你就应该问一下对方,「你有什么让人不爽的点?」麻烦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症结的知识是非常难以获得的。这常常需要多年的时间,和不同的新鲜经历。在婚姻之前,我们常常没有办法经历那些让我们见识到自己神经错乱的情景。当一些恋爱关系开始让我们的这些错乱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指责对方。而身边的那些普通朋友,并不会有任何的动力去帮你了解深层次的自己,他们很多时候就是想有个伴一起吃饭玩耍。所以,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本性中糟糕的一面。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生气而怒骂,因为没有人在听,这让我们低估了自己暴怒的潜力;当我们独自专心工作的时候,会因为没人催我们吃饭而废寝忘食,于是我们用工作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而当任何人试图打断这种掌控的时候,我们就会为此暴怒。夜晚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互相依偎的甜蜜;但是我们没有机会去面对逃避亲密关系时刻的我们,这种时刻的我们在伴侣的眼中会是怎样的陌生和冷漠,无从知晓。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了解,也就难怪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样的人了。

第二类原因:

我们更不了解别人

这类情况就更严重了,因为其他人也和我们自己一样,陷入同样的对自己人格的缺乏了解之中。即使对方心中坦荡和充满善意,他们同样没有办法有效的让人知道自己身上那些让人不爽的点。很自然地,我们会试图去了解他们。我们会去拜访他们的父母,参观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看他们以前的照片,见他们的朋友。这一切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好像我们努力去了解过了他们。然而这一切的效果,就好像一个在屋里飞过纸飞机的人,觉得自己能够开飞机一样。在一个更理智的社会里,潜在的伴侣会给对方做详细的心理问卷,并且让自己接受心理学家的长时间评测。也许到22世纪的时候,这一切不会再是笑话,真正的笑话是为什么人类花了这么久才开始这么做。我们需要去了解将要结婚的那个人的内心是如何运作的。我们需要知道对方对于权威、羞辱、内省、性亲密、心理投射、钱、孩子、衰老、忠诚等等数百样事物的观点和态度。这样的了解,不是简单的问答能够提供的。在这一切都缺失的时候,我们更多时候会被外表所迷惑。我们好像能从对方的五官、前额的形状、雀斑、微笑中读出很多的信息。但这就好像看了一张发电厂外部的照片,就以为自己能够知晓核裂变的细节一样可笑。于是我们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把一系列的完美形象投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我们从一些小的细节上,脑补对方的整个人格。我们做的这一切脑补,就好像下面这幅马蒂斯的画一样: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不会把她理解为一个没有鼻孔,只有八根头发,没有睫毛的女人。在我们都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就完成了人像的脑补。我们的脑结构天生就具备把些微的视觉信息整合成完整图像的能力。可惜的是,我们在观察潜在伴侣的人格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脑补艺术家。使得一段婚姻顺顺利利所需要的信息,远远高过社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对于婚姻的社会实践,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错误。

第三类原因:

我们不习惯真正的快乐

我们相信自己在爱情中寻找快乐,其实这一切没有这么简单。有些时候,我们寻找的不是快乐,而是熟悉感,这种对于熟悉感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于快乐的追求。我们在成年人的关系中,常会去创造儿时的感觉。在孩童时期,我们就第一次知道和理解爱的含义。可惜的是,我们儿时对于爱的了解往往是不对的。我们儿时对于爱的了解,可能与一些不那么让人愉悦的情绪相互纠缠:被控制、被羞辱、被抛弃、缺少交流等等,简而言之——痛苦。于是长大的我们,可能会因此而拒绝一些健康的潜在伴侣。不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好(太成熟、太善解人意、太可靠等),而这种「太好」的感觉太陌生,给人压迫感。于是我们转而选择那些我们潜意识里更想接近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让我们快乐,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能让我们遭受「熟悉」的痛苦。我们选择错误的人结婚,因为正确的那些人反而让我们不适应——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配。我们没有体会过健全的爱,所以没法把被爱与满足联系起来。

第四类原因:

单身是个很糟糕的体验

当维持单身是个很糟糕的结果时,我们很难理智的去选择伴侣。我们要有接受单身多年的觉悟,才能有机会开展优质关系。否则的话,我们爱的只是「不再单身」,而不是「我爱那个人」。可惜的是,过了一定年纪之后,单身身份在社会上是很难悠然自在的。群居生活变得罕见,情侣为单身人士的独立感到威胁,而减少与单身人士外出互动的频率,单身人士独自去看电影的时候也会开始感觉怪怪的。单身人士的性生活也越来越难获得。现代社会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和被鼓吹的自由之下,性依然很难获得,而年过30后还期望能经常和新朋友发展亲密关系,基本都是要以失望告终的。如果我们能把社会结构改造成大学一样(食堂聚餐,设施共享,参加不完的聚会,和充分的亲密关系的机会),我们在做婚姻决策的时候,就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ss/8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