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News
痔疮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下述情况,那就可能是——得痔疮了!
NO.1便血:
大便时滴血或便纸上带血;
NO.2痔块脱出:
擦屁屁时,能摸到一个软软的肿物掉出肛门,有时能自己缩回去,有时候需要手推才能回去;
NO.3疼痛瘙痒:
肛门口出现了肿块或突起,有时会痒、热、潮湿、疼痛,排便时会感觉症状加重。
如果出现1、2可能是得了“内痔”,即长在肛门内部的痔疮;出现1、3可能是“外痔”,即肛门外周的痔疮;如果是1、2、3全中,那就叫“混合痔”。
由于其发病部位的隐私性,许多人讳疾忌医,往往拖到情况比较严重才去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痔疮容易复发,如果不注意后期的调养,不从根本上找到痔疮发生的源头,那复发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对于“痔疮”,中医又是怎么看的呢?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病因素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有关。《症治要诀》云:“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见闻录》说:“纯下清血者,风也。”说明风邪可引起下血,且由于风邪善行数变之特性,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医宗金鉴》说:“肛门围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指出了该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燥热内结伤阴,大便干结所致。《见闻录》曰:“色如烟尘者,湿也……”指出了无论内伤饮食,恣食肥甘,还是久居湿地,均可使湿热蕴阻肛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诱发痔疮。
《丹溪心法》云:“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更明确指出了火热伤津、热毒内蕴可诱发痔疮。而《黄帝内经》则更早指出:“又有妇人生育过多,力尽血枯,气虚下陷,及小儿久痢,皆能使肛门脱出。”说明了气虚,无力收敛摄纳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脾胃功能差,可致生血功能低下,血虚不能濡养肛门,则会出现痔疮,便血,反之,痔疮便血日久,可致血虚加重。
News
痔疮的辨证施治
①风伤肠络型:
以便下鲜血为主要症状,呈滴状,肛门疼痛、肿物脱出不明显,年轻气盛,伴有大便干结或便秘、口干咽燥等,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②脾虚气陷型:
以肿物脱出为主要症状,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或伴贫血,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年老体弱比较多见,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升提。
③湿热下注型:
大便稀软、次数增多,排出不畅,或粘滞不爽,便血色鲜,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大多伴有慢性结肠炎,每当遇有饮食不慎,则腹泻、便血发作
治法:清热燥湿。
④气滞血瘀型:
以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消肿。
痔疮治疗的其它方法
对于需治疗的痔疮,中医有着丰富的外治手段,比如塞药、外敷、熏蒸、针灸、针刺挑痔疗法、结扎疗法、注射疗法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防痔疮口诀
得了痔疮排便难饮食调理很关键防治便秘尤重要多吃粗粮可通便蔬菜富含纤维素韭菠芹丝和藕莲新鲜水果吃香蕉山楂火龙梨核咽晨起一杯温开水然后定时解大便入厕精神要集中不看书报不吸烟不宜久蹲要速度三到五分钟时间适当运动体质练慢跑散打太极拳顺时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可通便提肛运动可常做改善肛周血循环百会孔最长强穴承山二白可常刮
您有什么困惑和疑问欢迎扫描孝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