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该怎么治疗

治疗肛瘘首先需要排出瘘管中脓液。该治疗属小型手术,需要在全麻状态进行。手术时将一条硅橡胶挂线(其粗细、韧性与橡皮筋类似)穿过瘘管,两端扎紧。这样可使脓液排出,消除炎症。治疗过程可能也需要使用抗生素。六周内,症状应得到显著缓解。患者需要至结直肠医生处复诊。此时通常有五个选择:1.去除挂线2.保留挂线;3.去除挂线并切开瘘管;4.去除挂线并切除瘘管(有或无瓣膜移植);5.去除挂线并使用粘胶或塞子封闭瘘管。

去除挂线

如果引入挂线超过六周,炎症消除,移除挂线在75%-80%的病例中证明有效[3,4]。但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患者去除挂线后的痊愈机会降至低于50%-60%[5]。

保留挂线

如果肛瘘经过肛门括约肌,切开瘘管的做法或许不够安全,因为此法可能切断肛门括约肌,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排便失禁。因此就需要保留挂线多一段时间,以确保引流剩余的脓液,消除炎症。有时需将松开的挂线适当扎紧。多次紧线后,挂线会缓慢将瘘管切开。最终挂线自己脱落,而无需损伤肛门括约肌。此过程较缓慢,可能至多需要一年。但对肛门括约肌更安全。在瘘管被缓慢切开的过程中,括约肌得以自行修整和复元[6]。

去除挂线并切开瘘管

若挂线经过少于三分之一的肛门内括约肌,切开瘘管移除挂线较为合理。这样可以清洁(刮净)瘘管,促进痊愈。

去除挂线并切除瘘管(有或无瓣膜移植)

若挂线影响大部分肛门括约肌,则可去除挂线,并切除引流瘘管表面。这包括简单结扎并切除部分瘘管,无需使用瓣膜移植(如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或者可切除整个瘘管,并用表面瓣膜修复内口创面。若内口在肛管高位,则需采用直肠皮瓣推移修补术,利用粘膜瓣及下层肌肉层覆盖在内口创面。若内口位于肛管低位, 采用肛膜V-Y皮瓣推移治疗。这两种瓣膜修补术也包括修复括约肌,清洁(刮净)外部瘘口,继续引流,直至修补完成。

去除挂线并使用粘胶或塞子封闭瘘管

很多塞子和粘胶都被用来尝试封闭瘘管。这种手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护肛门括约肌。纤维蛋白胶水的应用初见成效。市面可买到几种产品,治疗时可单次或多次注射产品至外口。初步研究前景光明,治愈率高达70%,并未发现有失禁的情况。然而近期针对长期治疗情况的研究结果则不净人意,显示复发率高达75%[7]。瘘管塞子由胶原制成。初步结果鼓舞人心,治愈率较高[8]。但是,长期效果亦不容乐观,失效率达70%-80%[9-10]。因此,建议选择性采用此法,只有部分肛瘘类型适用塞子封闭。也有证据表明,长度大于4厘米的瘘管较之短管更宜采用这些治疗方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遮盖
北京中科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ss/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