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肉芽生长期
为术后第5~20天,伤口分泌物减少,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由于肉芽组织对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抵抗能力较弱,易受损伤,故本期应着重保护肉芽组织以免影响创面的愈合。传统换药以油膏类药物覆盖创面,以保护新生肉芽,免受外界刺激。此期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因其不仅有抑菌作用,同样亦可破坏正常组织,不利于创面生长。目前在感染控制后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调理伤口环境,保持适度湿润,利于组织生长。伤口渗出液多时选用藻酸盐或亲水性纤维等吸收性强的敷料,更换频率根据渗液量决定,一般l~2天更换1次。待创腔变浅,渗液减少,改用水胶体糊剂如溃疡糊填充伤口,以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3~7天更换1次至愈合。对红色肉芽但有水肿的伤口选择50%的硫酸镁湿敷或28%的高渗盐敷料覆盖(美盐),水肿明显消退、肉芽生长良好伤口选择水胶体糊剂。
3.上皮移行期
为术后第8~25天。伤口创腔已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迁徙,最后覆盖创面,使创口愈合。此期处理原则应减少对创面刺激,保护上皮生长,并防止肉芽过长。换药时应少清洗或不清洗,保护好创面表层,施行间断换药为宜。传统的换药是创面用油纱敷裹,或珍珠散等,以达到减轻炎性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现代的换药方法是使用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可使伤口密闭,降低感染的机会,保持伤口低氧状态和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加速上皮细胞的移行,利于伤口的愈合。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类敷料,无脱落或渗漏时可5~7天更换1次。
肛瘘术后换药的目的
1.去除手术创面的分泌物和粪便,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污染进而引起感染;
2.换药时置入伤口的药物纱条不仅可以通过引流,还可以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3.换药时可以使用一些促进创面生长药物如九华膏、康复新液等;
4.有利于发现并处理的不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5.通过纱条的填充,可确保伤口愈合从基底开始,避免桥形愈合;
6.对于手术挂线的患者还应检查橡皮筋的松紧度,必要时行紧缩术。
在换药次数方面许多患者都会问,换药是换的次数多好吗?原则上是每日便后一次,早期的伤口视分泌物多少而定,但中医也有“煨脓长肉”之说,就是说分泌物对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因此换药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总而言之,只有换药方法得当才可有利创面愈合。
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山东省民革省直医卫支部主任,“山东省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第四批重点专科肛肠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第三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医院访问学者,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TST专家组委员、肛肠创面治疗专家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终身委员,山东省肛肠名医、山东省肛肠专业杰出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周四下午(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