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CHILDRENSDAY
六一儿童节快乐
我国小儿骨科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在欧美国家接受过现代骨科学教育的中国骨科奠基人孟继懋、叶衍庆、方先之等学者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医院或研究所:医院、医院伤骨科研究所、医院等,专门诊治骨科患者并进行教学和科研培训,早期主要治疗骨髓炎、骨结核、骨折等疾病。年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小儿骨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独立建制的科室。之后,医院、医院、医院、中国医院等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小儿骨科,治疗的疾病种类也不断丰富,各类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得到了诊治,并开始培养小儿骨科专业人才。年、医院和医院先后开始招收为期1年的卫生部全国骨科进修医生培训工作,延续至今,小儿骨科先进的理念和知识随着几代人万余名经过进修培训的骨科医生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至20世纪80年代,独立的小儿骨科或专业组医院纷纷组建,并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小儿骨科学术领导人物,如医院的潘少川、医院的马承宣、医院的吴守义、医院的梁栋、王承武、医院的戴祥麒、中国医院的吉士俊、医院的杜靖远等学界泰斗在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当时的国外新技术新理念传播途径单一,各地学科带头人组织编辑、翻译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比如年由医院潘少川教授主编的《小儿矫形外科学》后再版更名为《实用小儿骨科》,中国医院吉士俊教授主编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与研究》等书籍指导了小儿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与此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小儿骨科学术活动也日渐频繁,年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成立,张金哲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并成立了小儿矫形学组,医院吴守义教授担任学组组长,第一届学组的5位成员分别是医院潘少川、医院梁栋、中国医院吉士俊、医院马承宣、医院徐新六教授。这6位教授组成的第一届小儿矫形学组成为中国小儿骨科最早的全国性学术组织,之后小儿骨科全国性的学术活动日渐频繁,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多,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迄今为止,已进行了9次换届,目前学组组长为医院张学军教授,学组委员42人。年,在时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hi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COA)主任委员医院田伟教授的支持下,骨科分会成立了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第一届组长为医院郭源教授,从此小儿骨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组开始正式参加全国骨科学术年会,在此期间,郭源教授通过学组组织,主持制订了第一部0~2岁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临床诊疗指南,规范了该疾病的诊疗。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的开阔,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相继在中国开展,20世纪80年代先后开展了各种髋关节截骨矫形技术和Illizarov外架技术,年赵黎教授邀请爱荷华大学JoseMorcuende教授带领马蹄足治疗团队莅临中国,举办Ponseti治疗方法培训课程,系统传播讲授了Ponseti技术,时至今日,经过学组同仁不懈努力,Ponseti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技术水平也日臻成熟;年Graf教授应邀来华,讲授Graf超声检查方法,之后逐步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施行DDH早期筛查,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已基本都开展了婴幼儿DDH早期筛查工作,DDH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年,时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矫形学组组长的杨建平教授和北美儿童骨科学会(Pediatricorthopaedicsocietyofnorthamerica,POSNA)合作,在小儿骨科会场开设国际教程,2年后,COA和POSNA联合举办的Onedaycourse已成为正式官方合作项目,年,欧洲儿童骨科学会(Europeanpaediatricorthopaedicsociety,EPOS)加入,使得COA国际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各种创新性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很好传播,实现了中国小儿骨科和国际接轨。与此同时,国内各大中心优秀的小儿骨科医生也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北京、天津、沈阳、广州等地均有小儿骨科医生在POSNA和EPOS学术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小儿骨科的蓬勃发展之势。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以来,小儿骨科在全国各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医院医院纷纷成立小儿骨科,专门从事小儿骨科专业的医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国力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很多省市派出杰出的青年学者去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进修深造,培养了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熟悉本国国情的学术骨干。学成归国后,这批年富力强、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的小儿骨科医生在临床和学术上厚积薄发,加速了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著名的小儿骨科学者、学术团体纷纷到访我国,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合作,有的在中国进行了长时间工作,比如法国的CaneveseFederico教授医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工作和交流;EPOS前任主席克罗地亚著名小儿骨科专家DarkoAnticevic教授应邀担任了内蒙古医院的客座教授,将开展长期合作与交流;世界著名的DDH学术研究组织,美国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研究院(Internationalhipdysplasiainstitute,IHDI)和医院联合举办的“积水潭髋关节高峰论坛”吸引了多国学者参加,已成为小儿骨科界重要的学术盛事。小儿骨科在骨科大家庭里是“老资格,新成员”,老一辈骨科学领军人物基本都有治疗儿童骨科的经历和经验,他们迎难而上的探索精神在小儿骨科领域同样薪火相传。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期间,武汉的小儿骨科医生身处抗击疫情第一线,不畏惧、不退缩,主动出击,积极研究疫情期间如何安全有效的施行儿童骨科手术,医院小儿骨科的唐欣、李进教授通过网络和电话方式,组织全国同行制订了疫情期间儿童骨科创伤急诊手术及相关管理措施的专家共识,《中华骨科杂志》及美国骨与关节外科(TheJournalofBoneandJointSurger,JBJS)刊登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小儿骨科同行的卓越表现既体现了中国小儿骨科医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也展示了他们无论在何种艰难情况下都能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资料,截止年底,总人口为13.95亿人,其中0~14岁儿童为2.35亿人,目前专门从事儿童骨科的专科医生尚不足千人,还有大批偏远地区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这些现状显示中国小儿骨科无论在从业人员数量还是治疗水平方面都需要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如此数量众多人群的需求。未来,仍需更多的努力与探索、合作与交流。生气勃勃的小儿骨科扎根祖国大地,必将更为叶茂枝繁,欣欣向荣。参考文献
[1]NieYX,GuoJ,KnightDJ,etal.OrthopaedicsinChina[J].JBoneJointSurgBr,,93:-.[2]潘少川,王晓东.中国小儿骨科发展历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3):19-21.[3]边瑧,陈涛.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0~2岁)[J].中华骨科杂志,,37(11):1-10.[4]唐欣,张中礼,李进,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儿骨科创伤急诊手术及相关管理措施专家共识[J].中华骨科杂志,,40(5):-.[5]JinL,ShenXT,ShaoJF,etal.Howtomanagepediatricorthopaedicpatients:strategiestoprovidesafercareduringtheCOVID-19outbreakinWuhan,People’sRepublicofChina[J].JBoneJointSurgAm,,(15):e86.来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作者:医院小儿骨科吕学敏
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
欢迎投稿,介入稿件发送至:
orth
orth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