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痔手术的“ 刀”说起...
作者/吴盟
刀有多重要?
印象有多重要, 刀就有多重要!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 印象”。
同样,一个医生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痔疮以 刀。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当你开出 刀、或夹上 钳子时,旁边的吃瓜群众可能已经预判到这个手术效果估计不会太理想。
不可能吧!Why?
刀,实际上已经代表或者显示了,你对面前的这个痔将要实施的手术设计方案,它暴露的是你的手术思路,与技术无关。
常言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同理,设计比技术更重要,设计不对、技术白费。这个道理极其简单,然而,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恰到好处的设计思路,看似临时起意、临场发挥,但决不是随心所欲或灵感乍现,而是根据麻醉后或术中具体情况作出的判断与调整,是依赖相当多的手术经验总结和观察得来的。
有人说:“一个受过训练的屠夫也可以掌握外科技术,但是世界需要我们外科医生,因为只有我们知道怎么去做有利于患者的决定”。因此,技术易学,真正难学的一点是技术以外的东西,包括认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 的理念、甚至医学人文。无论是多么 熟练的技术,都应该建立在已经更新和被广泛认可理论观念之上,否则仅仅是一个过去式而已。任东林教授的一本书名字为《比技术更多...》,我想可能包含有这一层意思吧!
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话不错。不过,每条通往罗马的路途的风景一定是不同的。一个肛门手术,虽然可以有多种方法,而且都能最终达到所谓“临床治愈”的标准,但是手术的损伤程度、术后的疼痛程度、恢复时间、肛门的形态和功能上将有很大的差别。
Forexample:一个内痔出血的病例,本来注射硬化剂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根本不用担心术后脱落期出血的问题,这种方法对医患双方都很简便舒适。而如果选择的结扎、套扎或者PPH,不但加重的损伤,而且增加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能注射的不结扎,能结扎的不PPH,能简单的决不要复杂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没有困难制造困难,再去解决困难。
怎么可能呢?没人会这么干!
能当医生的“痔商”不至于这么差吧?
实际上,这是一个确实存在并且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Forexample:
1、习惯性的随意钳夹牵拉痔组织,将痔和整个肛管翻出,变自然还纳为嵌顿水肿,化自然分界于无形之中,然后望痔兴叹,多么严重的痔疮啊!这可能是由于一直如此、上行下效、师传弟承的缘故,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何不妥之处。此做法较常见。
2、痔手术时,自以为痔疮太重,无法留桥,狭窄在所难免。把本来可以避免的肛门狭窄做狭窄了,然后,再嫁祸于括约肌并切断。举着预防狭窄、缓解疼痛旗号,实际却做出了拆东墙补西墙、“损肛不利肌”的结果。
文不尽言、言不尽意。可能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不再一一列举。
.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个人经验体会、可能存在谬误或言辞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他山之石,可引以为戒。
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
相关链接:
1、痔手术的精细化操作攻略18条
2、环状混合痔伴血栓外剥内扎注射术1例
3、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整形术1例
河南肛肠微创技术交流
联系方式:
电话/吴盟
E-mail:wumeng
.昆明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