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没几天,闺蜜就哭着打「我快让孩子的屎愁死了!」
我一头雾水,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她的孩子刚送去幼儿园,几天下来都不在学校便便,天天憋着,现在已经有了很严重的便秘。
去看了医生,医生说只能慢慢调理。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无独有偶,宁波一位小学班主任王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班上大部分孩子从来不在学校排便。
她很担心,为此专门给孩子上了一堂关于拉便便的课。
图片来源:电视剧《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王老师接着说:「如果你们感觉要拉又忍住,大便在肠道里会慢慢变得很干很硬,因为水分被吸收啦。这样再去拉,肛门就会出血哦。」
王老师又对孩子们说,「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养成规律便便的习惯。上课想去厕所,可以举手告诉老师,不然,长期憋大便肠道就会出问题,很危险的。」
2
其实,孩子不在学校上厕所,是普遍现象。
一项针对个孩子的调查发现,从未在学校拉过大便的小朋友有53人,男女比例约1∶1,其中有憋大便习惯的小朋友,超出90%。
而一项针对家长的调查显示,仅有8%的家长明确表示,孩子会在学校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具体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前者是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后者指的是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
而孩子在学校不愿意上厕所,也存在这两种原因: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认为:
1.5-3岁的孩子处于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随心所欲地决定自己做和不做某些事情,而排泄大小便就是其中之一。
而这时候的儿童也有了羞怯意识,如果学校的厕所是开放式的,会有一种被人审视的感觉,所以很多孩子会不好意思上厕所。
?外部环境因素
重要他人的期待。
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家长和老师,如果家长焦虑,老师严厉,那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
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全家人开始减少对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