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回顾年,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养殖行业也因来势汹汹的“水瘪子”、爆发的洪水等因素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相对年,年兴化地区的平均放苗密度提高了-只/亩,然而产量却明显的下降,平均产量只有-斤/亩,甚至有部分塘口只有几十斤的产量,大部分蟹农亏本。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年产量普遍偏低,接下来我们将从苗种、天气、溶氧、营养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苗种方面受疫情影响,道路封闭,交通受阻,导致部分蟹农到不了塘口,投喂跟不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蟹苗营养积累严重不足,体质差。更有甚者,通过药物刺激来抓苗。所以在后期选苗我们应该选择对蟹塘管理相对熟悉的苗子,选苗应遵循:“规格齐、甲壳亮、腹肢全、活力好、腿长黄多、鳃丝饱满、肠道粗壮”的原则。
二、天气方面年入梅时间早,长期的阴雨天导致河蟹池塘出现伤亡,同时笔者认为也是造成年出现水瘪子病最大的因素。相信年来势汹汹的水瘪子让各位依旧记忆犹新,下面我们通过和年的天气情况的对比来分析:
年6月与年6月天气对比
通过以上图对比可以看出,年的天气和年的天气极其相似,温度不高,雨水较多。长期的阴雨天导致池塘里溶氧持续偏低,河蟹应激反应加大,体质变弱,再加上梅雨季节正是有害细菌大量滋生的时候,从而使河蟹肝胰腺病变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损蟹和水瘪子的现象,造成今年减产。三、溶氧方面俗话说“增氧增产”,溶解氧始终贯穿着水产养殖的全过程,也可以说是养殖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经过年的大缺氧过后,蟹农开始注重塘口的基建,开始安装增氧机,但是大部分蟹农对增氧机利用率比较低,还是靠以前的经验靠感觉来开增氧机,比如河蟹上草头、天气闷热等等。其实很多时候河蟹池塘一直处于亚缺氧的状态,我们蟹农都没有注意,亚缺氧状态正在一步步的毁掉你的池塘,后期的疾病都是因为长时间不注重溶氧引起的,长期亚缺氧会导致河蟹吃食量减少,肝脏容易造成损伤,容易发生疾病,形成水瘪子,导致今年减产。
四、营养方面年部分蟹农为了减少成本,选择了一些价格低廉、品质差、营养单一的饲料,又加之很少有添加内服营养药的习惯。长期使用这种劣质的饲料,增加河蟹肝脏的负担,营养摄入不充分,河蟹体质差。在选择饲料上我们要选择大品牌、优质的饲料。在养殖过程中注重提高河蟹的免疫力,保护肝脏,补充有益菌群,促进肠道消化。
河蟹水瘪子症状
尽管年受到天气影响比较大,还是有部分老板赚钱。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天气,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苗种的选择、溶氧的控制、营养的摄入、塘口的管理等方面来降低养殖风险。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杨凤娟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
更多新闻★水花从一万尾几十元炒到一千元一万尾还拿不到货,让人深思!
★各类水产品价格全线上涨,湖南草鱼最高上涨0.5元/斤!
一周塘口价行情
★阔别20多年,“长江第一鲜”——刀鱼,重现浙江兰溪!
★浙江省湖州市首批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创建成功
公告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