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痔
临床表现:
1.便血、滴血、喷血
2.脱出便后痔核脱出,须用手法还纳或休息后可自行还纳
3.嵌顿后可引起疼痛
4.其他伴随症状稍痒
专科检查: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粘膜隆起;肛门镜检查可见截石位3、7、11点或其它位置粘膜隆起,呈粉红色,或暗红色,痔核较大时可随肛门镜退出脱出肛外。
治疗:一期、二期内痔以保守治疗为主,可给予外用痔疮栓、痔疮膏,内服槐角丸等止血、通便药物治疗,三期、四期内痔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给予内痔结扎术、PPH等治疗。
二、外痔
临床表现:
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
专科检查:
1.炎性外痔齿线下红肿包快,包块皮肤水肿潮红,压痛明显;
2.血栓性外痔齿线下突出紫色或红肿包快,疼痛明显,皮下可触及硬结;
3.结缔组织外痔又称皮赘,是有皮肤增生而引起;
4.静脉曲张性外痔增加腹压时齿线下形成隆起包快,质软,无压痛,皮下可见扩张的血管团。
治疗:无明显症状时可不治疗、或保守治疗,如有明显不适可行手术治疗。
三、混合痔
临床表现:
用力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肛门缘可见扩大隆起的静脉曲张性外痔,内痔较大时可脱出肛门外,常见症状同外痔、内痔的临床表现。
专科检查:
直肠指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隆起组织,混合痔部位括约肌肌间沟消失;肛门镜检查内痔外痔连为一体。
治疗:多手术治疗,常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或PPH治疗
四、肛裂
临床表现:
1.疼痛排便时引起周期性疼痛
2.出血出血为鲜红色
3.便秘一般是由于惧怕疼痛引起便秘
4.其他肛门瘙痒、肛门分泌物、感染后引起肛瘘
专科检查:
可见于齿线下截石位6和或12点有裂口、溃疡面
治疗:一期、二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外洗、内服药物治疗,三期、四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多采用肛裂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或后位扩切术。
五、肛瘘
临床表现:
1.肛门外包快反复红肿流脓
2.局部疼痛,多为胀痛,内肛瘘常有坠胀感和排困难
3.分泌物刺激肛门瘙痒
4.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热、贫血及体重下降
专科检查:
局部可见肛瘘外口,肛周皮肤隆起性包快挤压可有脓液流出,肛门触诊可触及皮下条索状瘘管,肛门指诊可触及肛管内肛腺部位的瘘管内口,表现为炎性结节样改变。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常见手术方法有肛瘘切除术、高位肛瘘切挂术。
六、肛周脓肿
临床表现:
肛门周围是炎症,病人有排便、排尿困难,可有发烧等全身症状。
专科检查:
肛周可发现皮下包快,局部红肿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指诊可发现高位直肠壁外包快、压痛及波动感。
治疗:切开引流术或一期根治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