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女性肛门部疾病
重读经典∣妊娠、分娩与痔疮疾病
编译/吴医院
高野正博
妊娠期间,痔疮疾病因受到增大的子宫压迫、淤血、排便障碍、激素等的影响而产生或加重。对经产女性例痔疮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分娩后出现症状的有例(64%),分娩后恶化的有16例(8%),因妊娠、分娩而发生、恶化的病例较多。痔疮合并病变中,多为脱肛、肛门息肉、肛裂、肛门狭窄等。因此,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肛门的卫生,尽力防止痔疮疾病的发生、预防加重,很有必要。但对于嵌顿等恶化病例,应在妊娠稳定的孕中期(20~32周)经本人、家人、妇产科主治医生同意后进行手术。术前检查、处理、麻醉、术后处理等与通常没有区别。手术的体位为sims位(半俯卧位/侧俯卧位),手术方式是对痔核进行结扎切除的基础上,再加上软组织、肛门上皮保留的“保留肛门上皮/肛垫痔核根治术”,这也和通常一样。在过去4年,对18例孕妇进行了手术,没有出现严重的妇科并发症,而且住院时间反而比平时短。术后肛门并发症略多,但均为轻微。对于刚分娩不久的恶化病例,虽然有报告称没有特别的并发症,可以安全进行手术,但由于多数情况下病情迅速好转,所以没有积极进行手术。
索引用语:妊娠和痔疮,女性痔疮,女性肛门病
序言
怀孕期间,由于子宫对血管的压迫和郁滞,同样由于肠管的压迫导致排便障碍,妊娠激素引起的充血,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条件变差等,痔疮疾病的发生或原有的痔疮恶化的倾向很强。这种倾向最强烈的是痔核和肛裂。
对于这些疾病,首先进行包括肛门卫生在内的保守治疗,必要时可采取门诊治疗,但病情进一步恶化,给患者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妊娠比较稳定的20~32周积极进行手术,与一般病例一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关于怀孕和肛门疾病的关系,只有札幌医大的佐佐木等人的报告发表。在外国的论文中,可以看到一些在怀孕期间也积极进行手术的论文。这次,我把个人的经验加上文献的考察来进行阐述。不过,关于会阴撕裂以及其他的疾病不是主题,所以不再提及。
Ⅰ妊娠、分娩和肛门疾病的发生
为了观察女性肛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怀孕、分娩的关系,我们对昭和63年~平成1年在本院住院进行手术的女性内外痔和肛裂的个病例进行了探讨。但病例仅限于有妊娠、分娩经历,且妊娠、分娩与痔疮有明显关系的病例。
症例分析
从年龄分布来看,广泛分布在20岁~70岁之间,高峰在40岁左右,但30岁~50岁的人群中包含了全体的84%。病程为1月以内~30年以上,分布也很广,但高峰期为10年以上不满20年,长期的病例较多。从分娩次数来看,分布在1~8次,但2次和3次的病例占大多数,占80%,显示出最近分娩次数减少的趋势。
遗传、家族性
痔的家族史特别明显,女性的痔核的发生也受到遣传性因素的很大影响,但是在这次的调查中,有家族史的人占18.5%,并不多。
与妊娠、分娩的关系
对妊娠、分娩和肛门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因妊娠、分娩导致症状恶化、出现的病例占全体的72%。Ruiz-Moreno对个病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80%妊娠、分娩与肛门疾病的恶化有关系,与我们的统计结果相同。
另外,从出现症状到手术的时间,仍然是6个月到30年,呈现出广泛的分布。
排便障碍
女性与男性相比,便秘倾向更强。从这方面来看,1天排便1次的占53.5%,正常情况占压倒性多数。从便秘倾向的情况来看,2~3天1次的占21%,4~5天1次的占2%,5天以上的占1.5%,合计24.5%,使用泻药的比例也意外地少,只有18.5%。相反一日2~3次,有21.5%,与便秘倾向的病例几乎相同。这是因为包括女性在内的日本人,最近由于饮食生活的变化,多少都处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状态,所以排便次数多的病例反而增加了。随后,为观察用力和痔疮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排便时间,5分钟以内的占51%,9,10分钟以内的占30%,以上的占19%,排便时间延长的病例并不多见。从这个统计来看,用力和痔疮的发生似乎没有关系。
治疗经历
在截止到本院就诊为止的治疗经历中,至今未接受特别治疗的病例或使用市售药物的病例占72%,可见症状并不严重。
肛门疾病合并症
从痔的合并肛门疾患来看,①皮坠47例;频率最高,可以理解为分娩时肿胀的消退。另外,女性多伴有肛裂病变和表现。②肛门息肉39例;第二多,这多半也是作为肛裂的随访病变而出现的。③肛裂14例;这在女性中容易发生,脱出性或混合性肛裂,容易伴随痔核,因此其频度较高。④肛门狭窄9例;这也是由于过去有肛裂的既往史,当时产生了肛门狭窄,目前,肛裂正处于愈合的状态,对于这样的狭窄,手术时需要考虑。⑤肛瘘5例;经验上认为,没有明显在怀孕期间发展或加重的倾向。因此,几乎没有在怀孕期间必须进行手术的病例。既然是原本就存在的东西,也不会给患者带来多大的痛苦,所以没有积极的进行手术,如果有必要,可分娩后进行。对脓肿进行切开排脓。如有必要,可对痔核进行手术。在为数不多的经验中,对妊娠期痔疮加重的病例施行了冷冻手术,结果良好。⑥血栓性痔疮2例;这在怀孕期间也容易发生。轻度的可以采用保守疗法,达到一定程度以上就在门诊进行局麻下清除血栓。
II.妊娠、分娩和肛门疾病的加重
妊娠、分娩会使痔疮明显加重,这是常识性的,当然也有几篇论文阐述了其原因:1)子宫压迫导致痔疮静脉郁滞;2)动脉血流增加。根据Schottler的说法,怀孕期间血液循环会增加25%。3)同样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肠管,导致排便障碍,大便变硬,排便时的力度增大。4)骨盆内脏器组织变脆或松弛,因此容易受伤或发炎。5)与荷尔蒙有关的是,孕激素、催乳素等妊娠荷尔蒙使血管扩张,组织变软。6)妊娠引起的饮食生活的变化、运动不足造成淤血和便秘,使症状加重。以上的倾向在妊娠中期~后期显著。
因此,即将怀孕或正在怀孕的女性,特别是有痔核病史的女性要注意肛门卫生,不要用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多吃高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泻药要避免刺激性泻药,使用缓泻药。为了避免淤血,不要使腰部受凉,进行适当的运动。
III.妊娠期肛门疾病的治疗
如上所述,怀孕期间会使原有的痔疮加重,使症状加重,进而对全身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在保持肛门卫生的同时,应尽早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另外,为了预防痔疮,进行硬化疗法也是有效的手段。
问题是病情进一步加重,超出保守疗法和门诊治疗范围时的手术适应及其可能性。以前说孕期手术,无论症状多么严重都不能做,妇产科医生也有同样的意见。由于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抗生素等药物引起的致畸,导致过度敏感,即使建议手术,也经常遭到本人、家属、妇产科医生的反对。
但我认为,妊娠初期可能对胎儿不利,妊娠后期有流产等危险,在妊娠稳定的中期进行手术没有不良影响,在这一时期有必要的病例积极进行了手术。
在昭和60年1月至平成元年3月,妊娠期间施行手术的病例为18例。年龄分别为20~30岁,有内外痔核14例,嵌顿痔核4例,合并内外痔核嵌顿的病例有7例。就手术时机而言,如前所述,在妊娠中期进行的病例较多,但也有不得已而至晚期的病例(表2)。痔疮发作的时间范围很广,从1周到20年不等,但从痔疮发作的时间来看,1周以内的痔疮占78%,也就是说,怀孕前就有痔疮,由于这次怀孕而突然加重的病例很多。症状多为脱出和肛门痛,呈嵌顿状态。从分娩次数来看,从0次到3次不等,经产妇有13例。
关于手术的时机,在16周之前因为害怕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进行保守疗法、硬化疗法等外来治疗。而36周以后的病例,包括肛门在内的会阴部组织变得脆弱,又距离分娩只有1个月,创口在这之前还不能完全治愈等理由,尽量避免进行手术。对于这样的病例,建议在分娩前用保守疗法忍耐一下,如果分娩后症状进一步恶化,则接受手术。
因此,进行手术原则是:在怀孕稳定的20~32周之间,要客观地进行说明,让本人放心,并得到家人和负责的妇产科医生的同意。关于手术的时间,Ruiz-More-no也定在16~32周之间。住院、手术要在熟悉医院进行,因为如果发生妇科并发症,必须应对,而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和设备。当然,医院,或者妇产科医生可以立即出诊的话,也可以到大肠肛门病专科医生那里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要事先与妇产科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发生情况时的症状表现、程度采取应对方法,并准备紧急药品(子宫松弛剂等)。以下详细介绍实际手术。
术前检查
与一般的病例没有特殊区别。基本的检查有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出血倾向、生物化学、免疫血清、尿常规等。这些检查中如果有异常,医院接受治疗,改善后再进行手术。当然,妇产科的诊断和报告是必要的。其次是术前准备,这也与一般的病例没有不同之处。不过,要避免使用强泻药、灌肠,尤其要清洁局部。
麻醉和体位
麻醉是使用3%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进行低位腰椎麻醉,这与一般的病例相同。腰椎麻醉完成时,一般病例是俯卧位,孕妇则是向上抬高头部约10度,等待麻醉固定约10分钟。在麻醉充分固定,确认循环系统无异常后摆体位。体位方面,一般病例采用折刀位,孕妇则采用Sims体位(半侧卧位/半俯卧位)或截石位。
sims(半侧卧位/半俯卧位)位17例,截石位1例。截石位是与妇科诊查、手术相同的体位,具有对腹部不受压迫、便于测量血压、确保静脉等优点。但是很难观察病变、判断病变的程度,很难实施手术。因此最近在Sims位进行手术。这比较便于施行手术,对患者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
由于是怀孕期间,可能会有医生担心感染、组织脆弱、易出血、术后并发症等问题,为手术方式的选择而烦恼。但我们采用的基本手术方式与一般病例相同,是将痔核分成几块纵向切除,结扎根部血管,并完全切除痔核,但保留肛门上皮的“保留肛门上皮手术式”。最近还进行了保留软组织、结缔组织的“肛门上皮/肛垫保留术式”(图1)。文献上也是采用了结扎切除法。Ruiz-Moreno采用半封闭术式。因为怀孕而采用特殊手术方式的文献没有。
1-①外痔核、内痔核充分切除,肛门上皮部分缩窄切除,形成葫芦型创面。
1-②根部血管严密结扎,肛门上皮下的痔核剜除,结织保留。
1-③重建肛门上皮,外侧创口保持开放。
图1肛门上皮及肛垫保留痔核根治术
术中注意事项与一般情况一样,用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控制出血。随着孕周的推移,组织变得脆弱,到了36周,变得非常脆弱,要注意。为此要充分注意器械和手法,以免损伤组织。缝合线也和一般病例一样,使用可吸收肠线。
术后管理
当天输液,第二天开始进食,第三天开始洗澡,每天检查伤口,和一般病例相同。抗生素等药物应选用对妊娠无影响的,但尽量避免使用。万一有腹痛、生殖器官出血等子宫收缩亢进的征兆,应立即到妇产科就诊,接受适当的处理。详情因非专业而省略。
妇科系统术后并发症
实施手术的18例中,有1例术后子宫紧张加剧,导致下腹部疼痛。该病例是妊娠33周,是预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的患者,根据本人、家属、妇产科医生的要求,在妇产科医生的陪同下进行了手术。立即请妇产科医生出诊,进行必要的处理,症状消失无大碍。
术后过程
关于住院时间,对比了刚才提及的一般女性的个病例和怀孕期间进行手术的18个病例,前者在20天内出院的占51%,而后者则为73%,反而呈现出较短的趋势。从平均住院日来看,前者为20.30天,后者为18.3天(表3)。关于治愈时间,孕妇出院后要到负责的妇产科医生那里接受检查,所以不清楚。但是,关于有无再次发作的症状,将刚才的个病例与怀孕中的18个病例进行比较,良好的前者为88%,后者为71%,残留某种症状(出血、脱出等)的病例前者为11%,后者为29%,比例略高。不过,从没有一例治愈后再次复发的情况来看,可以认为远期预后良好。但这并没有通过长期问卷调查来得以确认。
关于分娩后的手术
在分娩后立即进行手术,一般认为对局部、全身以及妇科都没有影响。例如Schottlerr指出,1)伤口愈合比一般情况快20~30%。2)并发症少。③)如果是刚分娩,反正还在住院,医院照顾,对本人和家人来说,包括经济方面的负担也比较少,所以建议手术。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也会在分娩后做了手术,但分娩后症状迅速好转的情况很多,所以没有积极地去做手术。
总结
怀孕期间,痔疮疾病因血管压迫和排便障碍加重,且因激素变化而恶化的情况较多。对此,首先进行保守疗法、门诊治疗等。如果症状进一步恶化,如出现嵌顿状态,本人痛苦明显时,应在妊娠稳定的20~32周内进行根治手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征得本人的同意,还要征得家人和负责妇产科医生的同意,如有异常,应立即到妇产科就诊,在接受治疗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略
河南肛肠微创技术交流
联系方式:
电话/吴盟
E-mail:wumeng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