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松弛挂线术
LIFT-plus-seton
病例简介
患者、女、28岁
主诉:肛旁包块反复流脓2年余。
病史:2年前发现肛旁包块、肿痛,自行破溃流脓血,后反复发作至今,为求治疗来诊。
手术史:曾于3医院行肛门左前侧“肛瘘”手术。
诊断:肛瘘(高位经括约肌型)
麻醉:骶管麻醉
体位:右侧卧位
手术方式: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松弛挂线术(LIFT-plus-seton)
术者:吴盟、郑高顺
摄影:张德华
专科检查:
肛门居中,截石位1点见陈旧性手术瘢痕。11点距肛缘约6cm、会阴右前方,右侧大阴唇右后方有一溃口,压之溢脓,指诊触及11点溃口有条索状物入肛,较深。
外观如图:
指诊及探针检查
指诊检查:触及11点溃口有条索状物入肛。会阴体之前一段条索较粗、稍浅,肛门至会阴之间一段条索较细而深。较隐约。
探针检查:探针自外口插入3cm后阻力较大,不能通过,未能识别括约肌间瘘管和内口。
牵拉检查:
钳夹外口牵拉瘘管后,12点齿线处有凹陷。牵拉的同时结合指诊时,肛门至会阴之间一段较隐约的条索变得较清晰明确。
美兰染色实验
阴道和直肠内分别放置纱布,双氧水+美兰自11点外口注入,见染色剂自12点齿线水平溢出,内口被识别。阴道内纱布未见被染色。
瘘管走行情况:如下图
诊断
美兰染色检查结合指诊、双合诊和牵拉法检查,证实溃口仅通向肛门,排除了瘘管与阴道之间的关系。
根据检查情况,初步诊断为:腺源性肛瘘(经括约肌型)。
初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为:由截石位12点肛腺感染后,瘘管先后分别穿过内、外括约肌,经会阴浅横肌上,达到尿生殖区,在外阴的右方破溃形成外口。
LIFT-plus-seton手术过程:
识别肛瘘内口位置
确认肌间瘘管位置
肌间沟弧形切口
进入内外括约肌间隙
挑出肌间瘘管
标记肌间瘘管
夹闭肌间瘘管后美兰注射实验再次确认
靠近内括约肌外侧结扎并切除肌间瘘管
剔除肌外瘘管
松弛挂线引流
术后
10天
15天
橡皮筋换丝线引流
20天
25天
30天痊愈
术前vs术后肛门功能未发生变化
LIFT-plus-seton手术步骤示意图
1
2
3
4
5
6
后记:
不切断括约肌、对肛门功能几乎无影响、以及相对不错的治愈率,使LIFT手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并使用。
经典LIFT手术的括约肌间切口是闭合的,这使术后恢复时间得到缩短的同时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这也是LIFT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很多医生对其进行了改良,改良的目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缩短愈合时间和提高成功率。
LIFT-plus-seton就是其中的改良或者变异之一。在Tsunoda报告的21例患者中,治愈率达到95%。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中位愈合时间7周。术前术后通过肛门测压和肛门失禁严重指数评估肛门失禁情况,没有发现变化。
LIFT-plus-seton手术改良的目的不在于缩短愈合时间,而是,通过将闭合切口变为开放切口的方法,来降低因术后肌间切口感染而导致失败的风险和概率,以期通过“以时间换成功”的策略来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由于“开放切口+松弛挂线”减少括约肌间隙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对术后护理要求相对不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家庭护理,并间断来院复查即可。这使得LIFT-plus-seton可作为日间或门诊手术,不必要求住院,方便患者,节约成本。同时,医院开展。
河南肛肠微创技术交流
相关链接:
1、改良Parks松弛挂线技术
2、肛瘘微创外科—保留括约肌手术
3、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4、lift手术,何以解忧,唯有“山寨”!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