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提醒都无效03岁孩子ldquo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815/4679454.html

为什么提醒好多次还是没用?罗老师:请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大人要做的应该是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有很多爸爸妈妈都曾经询问我:“为什么刚提醒完孩子没多久,他又会再犯同样的事情?难道他是故意要让我生气吗?!”、“为什么我总是要一直提醒、一直提醒,难道他都学不会吗?”其实,孩子会被提醒完之后又再继续做同样的事情,是有几个原因的:

一、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所致

有一些事情,是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需要他这样做,而当他没有被满足时,他就会一直、一直持续做这件事情。譬如,大概7~9个月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会爬了、他的手开始会到处摸了,许多成人会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都会做很多事情,包括:

看到线就会拉、看到盒子就想打开。看到东西站着,就想把它倒下来。看到在里面的东西,就想把它拿出来。又或者,看到关着的东西,就想把它开起来。

其实,这一些行为,是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去驱动他这样做的。换句话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透过发展动作,去探索周遭环境。

所以,你提醒他不要去拉那条线,他过一阵子又会去拉那条线。你提醒他不要去开那个灯,他过一阵子可能又会去开那个灯。你提醒他那个抽屉不要打开,他过一阵子趁你不注意,又会去把它打开。

然后你就会觉得:“为什么提醒都没用!!!”这种种因素就是因为,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策动他去做这些事情的。

然而,内在发展需求有很多,有时候是动作的发展需求、有时候是语言的发展需求等等。譬如,当孩子到了3、4岁左右,孩子会对一些特别的字眼特别感兴趣、会常常讲。但是,通常这些字眼不是我们那么喜欢的,有可能是:大便、屁屁、脏话,或是一些很奇怪的字眼。

他们故意讲,也是因为内在发展需求中“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促使他有这些行动。因为孩子们会觉得,这些字很新鲜、很特别,讲出来的时候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大人也都会特别的去在乎。所以当我们提醒他,他还是会继续做。

那么,针对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成人遇到孩子“反复再犯”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应对呢?

以“动作发展需求”为例: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直去禁锢他去做他想做的事,因为“越抗拒、就会越持续”,我们要做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孩子,让他做到想做的事情,满足他的发展需求。”譬如说:

他很想要开一个盒子,那就给他一个盒子让他多练习。他看到线都很喜欢拉,就弄一条线给他拉。他看到开关都想开,你就在某一个固定开关按钮旁放一张椅子,让他可以自己上去练习开关。

很多时候,孩子探索环境、动作发展的需求被满足了之后,他才不会有持续性的行为。如果你压抑他,他就会继续在另外一个地方从事探索的行为,如果成人任何事都加以限制,孩子的发展可能也会因此被局限了。

以“语言发展需求”为例:

当孩子在讲一些很奇怪的话时,请记住,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不会因为成人严厉的提醒,而去变得比较弱,我还是要再强调一次:“反而成人越抗拒,孩子可能越会持续。”

因此,与其大声严厉的提醒,让他感觉到,哇!讲这些话,原来大人会有好大的反应,好有趣喔!还不如淡而化之:“这些话是不礼貌、不好的喔。”轻描淡写的提醒他就好了。但同样的,成人也应用相同的重视度,去肯定孩子说的那些礼貌、得体的话,不要一昧地提醒那些不尊重的话。

二、孩子的内在冲动比意志力强

再者,有一些时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内在冲动比意志力强”,导致他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这个事情。譬如说:3岁以下的孩子,有时跟人家互动一个不高兴就会打人、就会咬人,这个行为因素,就是因为孩子的内在冲动比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强。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孩子真的会一直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温和且坚定”地持续提醒孩子,并且视当下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把他带离那个现场,避免他继续从事伤害别人的行为。

与此同时,我也想再次提醒各位,在幼儿团体里面,大人都要做好孩子会打来打去的心理准备,这不是他们没礼貌,也不是他们不懂规矩,而是他们发展成熟度还没有足以让他们控制自己、还没有足以让他们懂得“用说的”去表达需求。

三、“挑战规范”的潜在本性

人类与生俱来有着“挑战环境”、“征服环境”的潜在本性,孩子对于他们想要的事情,可能会出现重复执行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他想要挑战、想要探索环境规范的底线到哪里。

遇到这种状况,首先,我会建议各位成人在给予孩子规范时,要注意“和善”且“坚定”彼此平衡。若成人和善有余,但坚定不足,可能会导致孩子想要不断挑战规范,并利用故意行为来发泄情绪与满足自己。同时,可以使用我常常告诉大家的:“四个提醒步骤”以及“两个选择”,让他透过经验选择后的结果,来下次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其他外在因素

还有一种,叮嘱过后没多久又再犯的原因是,有时候大人讲过的话孩子就算记得住,他也有控制不了的情况。

一些3到6岁的孩子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爸爸妈妈说吃饭之前不可以吃点心,但是因为肚子饿了,刚好又有其他成人给他点心、零食,若孩子忍不吃了,是非战之罪的情况啊!针对这种外在因素,成人可以来想办法。譬如:“想想孩子在吃饭之前,如果饿了可以吃什么比较健康的东西?”,或者“怎么样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饮食?”等等方法来应对。

所以啊,“提醒完,为什么孩子再犯?”的原因有这么多,大家可以在看到孩子行为的时候,去分析到底是哪一个原因,并且针对这个原因来给予孩子正确的回应方法,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恐吓、威胁、打骂等负面方式应对,这些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glss/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