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糕团
一
最近这股疫情感觉比年还重,只不过大家好像都有了应对经验,并不再像两年前似的那么恐慌。
但是看着这噗噗上涨的数字,总还是免不了担忧。
于是我好奇查了查最近的新冠研究成果,想看看得了新冠到底会有哪些长期症状。
根据腾讯医典撰写的一篇文章显示:新冠会对人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影响,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对大脑灰质和脑组织造成了损伤,至于这种损伤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目前还没有长期跟踪数据能够说明清楚。
那这事儿跟学习有啥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明显比另外一个人低,我们肯定能够理解为啥在需要身高的项目中,前者成绩会低于后者;如果一个人的体能比另外一个人差,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各项体育比赛中,前者无论怎么努力都拼不过后者。但是由于学习的生理基础——大脑,被包裹在一个黑箱中,所以大家会默认每个人的脑袋瓜子是一样的,至少在同龄阶段应该差异不大。而根据上述新冠报告表明,一场流行疾病就足够对人的大脑灰质产生一定影响,而受到损伤的大脑,又会对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大?二对此,我们不妨把大脑等同于其他身体器官想想:既然它会因为一场疾病受到损伤,那么,它是不是也有发育上的差异,会不会像身高、体重、胖瘦、肤色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挺大?它是不是还会受到其他疾病,甚至会被日常饮食、运动、睡眠、情绪所影响?倘若这些答案为是,那是不是可以解释在同龄孩子中,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轻松掌握高难度知识,有些人却无论怎么讲,就是听不懂,需要反复强化很久,才能吸收和掌握。坊间有个论调,说小学那点知识轮不到拼智商,这话本意是想说给不够努力的孩子听的,希望他们别以智商为借口,给自己的不努力找托辞。但是,“努力”本身有没有可能,就是智商的一部分,是大脑皮层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完成的高级自控行为?这就像孩子尿床一样,神经没有发育到一定水平,仅靠自己想,是绝对控制不住的,而发育较早、较好的人,去指责总尿床的孩子不够努力,为啥不好好控制自己,显然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三我是教数学的,咱就拿分类枚举来说:这种思维方法对于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就我接触的学生来看,有些孩子可以很快吸收并掌握这种细腻的分析方法,而有些孩子,稍微把题变个样,就一团糊涂酱紫,理不清楚了。对此,我们当然可以用刷题的方式,让孩子强行把题记下来,但这显然治标不治本!对于这样的差异,是不是就像有的孩子腿部肌肉力量很足、核心肌肉群也很发达,在跑跳的项目训练中,各种高难度动作一学就好,成绩很稳;但相关部位发育欠缺的孩子,无论从学习速度还是成绩表现看,都会逊色一筹。因此,我总是猜测,想要学习掌握像分类枚举一样的高阶理性思维,必须要以脑神经为基础。它们都是建立在脑神经发育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有效掌握的思考方式。大家虽然都从低年级就开始学这个,但不同人的脑神经发育时间和健全度差异很大,以至于有的人二三年级就学的有模有样,有的可能得等四五年级才能勉强入门。所以,综合而言,一些孩子在数学上的学习表现,仅仅依靠埋头死刷题并不能有效解决,保证合理的营养,提供良好的情绪环境,给予充足的运动和睡眠,并像锻炼身体一样,长期针对性地加强脑部开发训练,或许才能实现在数学上的逆袭和超越!回头我再查查有关灰质的资料,看看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发育和健康,届时再来与大家分享。全文完,如果喜欢,请给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推荐阅读-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写给同学的信:老师为什么要教你们“笨”方法?
*张三丰是个好老师!
*一个给孩子提前铺垫史政知识背景的好方法
*这样学下去,不用等中考分流,三年级就基本到头了!
*说一个牛娃和普娃的重要区别,这是天生的么?
*用《举一反三》入门奥数时,务必要当心的坑!*总结:普娃数学学习规划*数学常用练习册排名,按照这个排名,买这一本就够了!*普娃自鸡,特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