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在美国,痔的发病率约为5%。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一、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2.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3.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③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④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黏性分泌物流出。
4.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二、药物治疗痔疮药目前按类别可分为两大类:西药和中药,按性状可以分为: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无论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也无论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绝大多数都是以中药或植物药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而化学药则很少见。内股药中地榆和槐花的使用频度在50%以上,大黄、黄芩、当归、槐角、枳壳等药材的使用频度在30%以上;外用药中冰片的使用频度最高,达到了70%,而其他药材只有大黄和牛黄或动物胆汁类药材的使用频度达到了%;在内服药和外用药处方中使用频度均达到30%的药材只有大黄这一味药。可见,内服药和外用药可能是以不同的机制起作用的。
(一)非处方药
1.外用药
如肛泰膏(栓)、复方片仔癀软膏、麝香痔疮栓、化痔栓等,用法:外用,一日1~2次。
2.口服药
痔康片用于轻度内痔属风热及湿热下注所致的少量便血、肛门肿痛、下坠感。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九味痔疮胶囊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内痔少量出血,外痔肿痛。用法: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痔炎消颗粒:用于痔疮发炎肿痛。口服,每袋装10克,一次10~20克,一日3次。
(二)处方药
1.外用药
如九华膏、太宁(复方角菜栓酯)膏(栓)、云南白药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外用涂抹或肛人,一日1~2次。复方黄柏液、用于疮疡溃后,伤口感染等。用法:外用,浸泡纱布条外敷于感染伤口内,或破溃的脓肿内。若溃疡较深,可用直径0.5~1.0cm的无菌胶管,插入溃疡深部,以注射器抽取本品进行冲洗。用量一般10~20ml,每日1次。或遵医嘱。金玄痣科熏洗散用于各种外痔、混合痔、痔嵌顿、肛门术后肿胀、疼痛等。每次一袋,加ml沸水冲化后,趁热熏肛门,再坐浴,每次30分钟,一日2次。
2.口服药
(1)黄酮类药物:地奥司明主要是促进淋巴回流,降低毛细血管的韧性、白细胞一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道程中,改善痔带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用剂量:地奥司明0.45g,每日2片;当用于治疗急性痔发作时,前4天每日6片,以后3天,每日4片。服用方法:将每日剂量平均分为两次于午餐和晚餐时服用。
(2)香豆素:草木犀流浸液片(消脱止一M)的有效成分是香豆素类物质,具有改善动静脉血流和末梢循环、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因创伤、外科手术等引起的软组织损伤肿胀及各种痔病。口服,成人每天服3次,每次1~4片。用量可根据年龄及症状而增减。
(3)以七叶苷(esculin)为有效成分的迈之灵,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组织肿胀、静脉性水肿及痔病的各种症状。如:肛门潮湿、瘙痒、便血、疼痛等。饭后口服迈之灵片。成人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2片。病情较重或治疗初期,每日2次,每次2片,或遵医嘱服用。20天为一疗程,适合长期服用。
(4)化痔灵片为一含11味中药制成的糖衣复方制剂。具凉血、收敛、消炎之功效。用于内外痔疮。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3.局部注射
用硬化剂或萎缩剂,是利用硬化剂的刺激作用,在痔组织中产生无菌性炎症,促使痔组织及其周围纽织纤维化,使痔核缩小并固定于内括约肌的表面,从而消除出血和脱出等症状。常用的硬化剂有5%~10%苯酚的甘油一水溶液、5%苯酚的植物油溶液、5%奎宁尿素水溶液、5%~12%明矾水溶液等。
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预防痔疮应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又可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3.注意孕产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利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4.卫生保健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注意下身保暖;避免久坐久立;常做提肛运动;自我按摩;及时合理用药。
5.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由于刺激性的辛辣食物会引起肠道充直而加重痔疮病症,因此患者要对如辣椒、大蒜、大葱等辛辣食物忌口。除此以外,还要少吃不宜消化且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便秘加重痔疮。
(2)忌饮酒痔疮患者忌酒是毋容置疑的,饮酒不仅会吸收体内的大量水分,也会使直肠静脉充血扩张,加重痔疮的症状。
(3)忌食火性水果痔疮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润肠、清火、通便,但要对榴莲、荔枝、龙眼、芒果等助火气的水果忌口。
(4)忌暴饮暴食痔疮患者饮食必须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以引起便秘加重痔疮病症。
6.痔疮的治疗手段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若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方可考虑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