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总吃手真实的原因可能你想不到

要问宝宝吃手这个事,有多让妈妈们操心,看看咱后台的留言就知道了!

从3个月到3岁(甚至更大),小娃们的这个习惯,可真是出奇的一致啊。

不少家长面对这个行为,第一反应都是制止。

但实际上,比起制止,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的是宝宝到底为什么吃手。

毕竟,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知道究竟用不用管,该怎么管。

跟很多行为一样,不同年龄背后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吃手也是如此。

2岁以内

吃手原因

01吃手是一种本能

宝宝吃手,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本事”。

相信有些孕期准妈妈在去做B超的时候也见到过,小手吃的可香呢!

这其实是一种本能的“吮吸反射”,只要有东西接触到了宝宝的口唇,他们就会自动的吮吸。

不然,小婴儿为什么一生下来就会吃奶呢?这可没人教过是不是?

吮吸反射,会在宝宝3个月后渐渐消失。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会吃手了,因为这个时候吃手动作已经从无条件反射演变成有意识的动作了。

也就是说,宝宝能自己控制吮吸这个动作了,这表明娃进步了不是吗?

02吃手还是探索、学习的过程

0~2岁的宝宝会经历一个口腔敏感器,口腔会在这时扮演一个探索的工具。

尤其在4--7个月的时候,简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吃手手”。

而且不仅是手,孩子还总是喜欢把触手可及的东西放进嘴巴里品尝,感觉其味道、质地、形状,以此来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除了用嘴巴来探索世界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手部动作也能得到锻炼。

吃手在我们看来也许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但对小宝宝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何把手指头准确的放进嘴里,怎么让嘴巴和手指精确的“配合”,都需要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配合。

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的手眼协调性开始发展。同时,也是学习抓取、放下、扔掉等手部精细动作的开端。

03缓解出牙期不适

6个月-2岁的宝宝,处于长牙期,这时他们也会喜欢把手指塞入嘴巴啃咬,来缓解牙床肿胀的不适感。

04寻求心理安抚

对宝宝来说,吮吸手指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吃手也是一种自我安抚的方式,会让宝宝获得平静和舒适,能帮他平复紧张和焦虑。

不管我们对娃的照顾有多么无微不至,都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盯着,只要宝宝有需求就立即回应。

当妈妈不能及时满足安抚、喂奶等需求时,宝宝会通过吃手等行为来缓解焦躁,给自己提供安全感。

怎么破

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出现吃手行为时,我们不用过度干预。

一般频繁吃手也就是1年的时间,过了1岁之后,频率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宝宝的手给洗的干干净净的。

平时接触比较多的玩具之类的也要定期清洁、消毒。

如果像留言的那位妈妈担心宝宝出现口水疹,可以试试这样:

及时擦拭口水来保持干燥,用棉质毛巾纱布轻轻蘸干,不要使劲儿擦;

使用香油或者橄榄油涂在宝宝嘴巴周围(因为可能会舔)。

最不建议的就是强硬制止他们的吃手行为。

之前在电梯里曾见过一个小宝宝,吃手吃得正津津有味的时候,被奶奶霸道的从嘴里夺走了,娃先愣了几秒钟接着就是哇地一声大哭了。

这样可能会吓到宝宝,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始终觉得吃手的感觉是舒服的。

而且此时敏感期如被压抑,会导致其它敏感期的延迟,并且可能以其他表现形式来弥补此敏感期的滞后。

比如一岁时得不到满足,两岁会咬人,两岁得不到满足,上幼儿园会吃笔,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学还会继续吃。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这个机会。

如果1岁之后吃手还特别频繁的话,可以给宝宝寻找合适的替代物,比如安抚奶嘴。

有数据表明,戒掉安抚奶嘴比戒掉吃手会相对容易。

大于2岁

吃手原因

2岁以后,如果娃还有过度吃手的行为(注意是过度哦),很可能会造成相对严重的影响。

比如,手指变形、影响牙齿发育,造成牙合变大,牙齿前凸,进而影响说话吐字和颜值。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以下这些方面:

01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吃手特别严重,难以戒除,往往源自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需求长期得不到响应,父母对宝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fzgl/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