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医24流派泉州王氏中医痔科流派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也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福建地处东南,凭山负海,中药材资源丰富,千年以降,历代医家艰苦探索,承先启后,推陈出新,交汇包容,发展成独具特色的闽医学派。

为了更好地宣传闽医学派的精华,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处和省卫生与计划生育研究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在《福建卫生报》开设了“闽医24流派”专栏,对24个闽医学术流派进行了系列报道。

现将这些报道再次刊载,让更多读者分享闽医学派故事,感受闽医学派智慧的律动,发挥闽医学派的独特优势作用,让更多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更好保障广大群众健康。

本期带来的是闽医24流派之一泉州王氏中医痔科流派

“大姓谢九连,小姓王雨前。”这是三百年前,在莆田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

谢九连是当地有名乡绅,乐善好施,接济百姓。而王雨前则是康熙时期莆田的秀才、名医,也是泉州王氏中医痔科流派的一世祖。

三百年后,王氏后人历经十三代传承,不仅将祖传秘方赛霉安系列药方贡献给了国家,同时,还创建了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造福当地患者。

王鸿珠先生(左二)用自制的模型为徒弟讲解中医特色疗法

9月初,记者跟随王氏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坚,一起探寻这个流派经久不衰的行医之道。

守正创新祖传秘方赛霉安享誉五洲

泉州王氏中医痔科历史悠久,从清康熙年间传承至今已历十三代三百余年,是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坚的祖父王鸿珠生于年。年轻时,他带着祖传的中医外科特别是治疗痔疮技术,从老家湄洲岛出发,一路访名师治病人,机缘巧合下,他定居泉州西街,开办“圣洁医所”并开馆授徒,秉承慈悲、济世的心,对穷人分文不取。

在王坚的眼中,爷爷王鸿珠是一个思想开放且前卫的人,这从他拿出的一张家族老照片中可以看出。

那时候的王鸿珠身穿西装,戴着手表,穿皮鞋,特别帅气。与那个年代的传统服饰相比,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王鸿珠年轻时候的穿着十分前卫(右一)

然而,正是王鸿珠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他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积极与“医院”(医院、福医大附二院前身)的西医师交流,学习西医外科医术,取长补短,创造出一套中西结合的治疗肛瘘的独特方法,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

王鸿珠先生的中医师资格证(一九五一年福建省卫生厅颁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鸿珠还根据祖传秘方研发了赛霉安散。赛霉安散的问世,还得从王鸿珠一直没治好的十二指肠溃疡说起。

原来,那时的王鸿珠一直被十二指肠溃疡折磨,有一天突然想起自己用来救治痔疮病人的白色粉末,它的抑菌、抗炎效果很好,在牙科、妇科方面也有很好的试用效果。

他开始改良并以身试药,竟真的治好了自己的病。年,这款王氏的白药在命名时,王鸿珠将它取名“赛霉安”,意思是赛过那时强势的西药(霉素和磺胺),彰显那个时代中医人的底气和自信。

由于疗效显著,声名远播,赛霉安系列中成药成为泉州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王坚和赛霉安散

如今,世界五大洲都能买到出产于泉州的赛霉安系列中成药。

轻创护肛重视微创保护肛门功能

王坚的父亲王泉英,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教授。

从小在医馆里长大的王泉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毅然选择了报考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两医院工作,直到医院痔疮科主任任上退休。

除了传统中医药保守治疗的方法外,泉州王氏中医痔科学术流派对于肛门直肠的手术,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肛管有着独特的解剖结构,对日常的排泄功能起着精细制约的作用,任何一个结构如被破坏得过多,都会引起其功能的损伤,甚至破坏肛周形态结构。

基于这些认识,以及几百年临床经验的累积,“王氏痔科”创造了“轻创护肛”法,即“减轻创伤,保护功能”。

以环状混合痔和复杂性肛瘘为例,王泉英提出肛肠科的手术应是一种“精细整形手术”的概念,强调在手术治疗肛肠疾患的同时,必须设计术式,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肛门的损伤,细心整形,保证肛门功能正常。

王坚正在临床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王泉英在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同时,还于年开展引进排粪造影技术,促进便秘外科的临床研究,先后对因“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套叠”“耻骨直肠缺弛缓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便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获得成功。

“王氏痔科”创造的“轻创护肛”法与现代医学的微创理论是高度吻合的。

他们将“微创”理念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当然这里“微创”不是大众眼中的痔上黏膜吻合术,而是指在术中精确掌握肛管解剖结构的前提下,以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缩小患者伤口,减少对肛管解剖的破坏,减少伤口水肿、出血等几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暖心工程痔疮患者边听歌边手术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手术室是令人紧张而恐惧的地方。

医院肛肠二区的手术室却不同,病人手术时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音乐,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手术时间。

“听到音乐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舒缓很多。”今年40多岁的医院做完肛瘘手术,谈到手术的过程,他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手术当天,护士把他推进手术室那一刻,轻柔的音乐声响起,竟然是他最喜欢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原来,术前在与护士闲聊时,他无意间说起自己喜欢的音乐,没想到竟在手术台上听到了,内心传来一股暖流。

在肛肠二区,像刘先生这样慕名而来的手术患者还有很多。

作为福建省重点专科、泉州市重点专科,年,科室率先在省内实行“围手术期暖心工程”。

这一创新举措的推行者正是王坚:

此举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病程,还缓解了病人在手术室里的恐惧感,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王坚和他的团队

近年来,作为传承人的他充分继承并发展了“泉州王氏中医痔科”的学术思想、特色疗法、特色方药,兼收并蓄国内外肛肠科新技术、新疗法,先后开展了排粪造影、结肠传输实验、复杂性肛瘘螺旋CT造影、X线碘造影等先进技术。

年科室被泉州市卫计委授予“医疗服务暖心推荐品牌”。

科室团队还先后获得了省级、市级“青年文明号”的称号。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王坚却十分低调且谦逊,他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父辈们所传承下来的包容及进取精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氏中医痔科流派的展示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无论是老旧的医书,抑或磨药的小碗和锤子,只要爷爷乃至祖辈留下的资料,王坚都视若珍宝。

王坚说,中医药的传承任重道远,希望通过展示馆的搭建,让更多人了解流派故事,并将流派精神传承发扬,造福更多当地百姓。

往期回顾

01

黄氏蛇伤学术流派:解蛇毒,中医并非“慢郎中”

02

南少林骨伤流派:禅、医、武融合中激荡中医活力

03

泉州正骨流派:医武融合,走中西结合发展之道!

04

俞慎初学术流派:“闽派医学”中“医经学派”的代表

05

章宝春骨伤流派:为患者支起健康的“脊梁”

06

漳州中医心病学术流派:为患者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

07

闽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64年间传承五代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08

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福州“粉丝”最多的中医儿科!

09

闽南吴氏妇科流派:中病、验证、出新,代代相承,有名有实!

10

康氏中医肝病流派:紧跟现代医学前沿,彰显流派中医特色

11

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山人自有妙计传承中医得玄机

12

林求诚(陈志斌)中医肺病学术流派:中西医融合为生命把关

13

闽医萧氏皮肤科学术流派:打造“面子工程”,搭建省级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

14

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在兼收并蓄中自成独特体系

15

福州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丹药外用有奇效内外兼治重气血

16

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悬壶八代历久不衰

来源:委中医处、福建卫生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fzgl/8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