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口患性病,只因酒店一个致命操作它到

白癜风专业治疗痤疮有哪些效果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凌一来源

繁华事(ID:fanhuagushi)

世上没有为恶而作恶的人。有的都是企图从恶中取得利益、快乐、名誉而为之的。

又一酒店被扒了!

就在前几天,有则视频在网上疯传。

事发地点是深圳某知名酒店。

视频中,工作人员直接用抹布擦漱口杯。

左擦擦右擦擦,不到2秒钟,杯子就“干净”了。

随后,在地上随便捡一件浴巾,擦拭马桶。

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极度敷衍。

画面不忍直视。

事后,涉事酒店发表道歉声明:

“酒店始终重视客房卫生清洁状况,视频内容无法代表日常的营运和服务标准,对此深表歉意。”

视频的内容不能代表日常?

酒店再富丽堂皇,也掩盖不住一个漱口杯的脏。

何况视频摆在面前,铁证如山,还想狡辩?

被爆出来是只有这一次,但暗地里有多“肮脏”?

顾客看不到,你们也装傻?

现在倒好,一出事就甩锅。

这吃相无异于刽子手,专吸“人血”。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

而是已成常态化,人们司空见惯。

但极少人知道,现实比视频暴露出来的,还更糟糕。

年,某博主在网上发了一则视频。

这则视频就像一颗“炸弹”。

一时间,酒店卫生乱象被一览无遗。

这些乱象不是凭空捏造,而是通过一个隐蔽摄像头拍的。

这则视频名叫《杯子的秘密》。

被曝光的酒店共14家。

每一家的房价从-元左右。

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分钱一分货。

可对这些酒店而言,完全颠覆想象。

上海某酒店,每晚元。

可在摄像头下,工作人员却拿顾客用剩的洗发水洗杯子。

将用过的洗发水放回原位置,留给下一个顾客用。

上海另一家价格元每晚的酒店,更为过分。

工作人员把卫生间垃圾桶里被丢弃的一次性杯盖捡起来。

用自己的衣服擦拭一下。

继续盖到杯子上,给下一个顾客用。

还用顾客用过的毛巾擦杯具和洗手台。

甚至用浴巾擦拭坐便器。

将马桶刷和抹布放到同一个工具箱。

北京某家酒店也是如此。

工作人员用脏毛巾擦杯具和餐具。

或者用工作服来擦。

用洗发水来泡杯具。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块抹布重复使用,或多用,都是酒店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且不是年才有,早前已经有人曝过一次了。

用马桶刷来刷杯子。

沾马桶里的水来拖地。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据《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要求:

客房杯具的消洗,要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进行。

规矩是规矩,等到真正践行又另当别论了。

顾客住高价酒店,不就是图个服务吗?

可你们呢?拿顾客当猴耍?

其实,我们国家早已颁布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等法规准则。

各酒店对客房清洁卫生标准,也一清二楚。

可如今,规章制度却形同虚设。

但我想告诉你,这还不是最可恶的。

卫生乱象背后的“成本”,更加触目惊心。

同样是一位网友发表的暗访视频。

主要讲的是,酒店生活用品供货商的“暗箱操作”。

视频中,有些供应商直言:“牙刷没有消*这个工序,行业里没有这个要求,把毛拔掉,牙刷把就可以回收”。

而这,只是“恶心”的开端。

有些工人生产过程中连手套都不戴。

合着这根本不把“顾客”当“人”看。

更令人气愤的是,酒店的洗漱用品基本都是廉价勾兑。

廉价到什么程度呢?

“五星级用的是1块多,普通酒店用的是七八毛”。

七八毛,一块多还不都是产品的钱。

一大部分是包装的钱。

比如洗发液的包装,比里面的东西还贵。

对此,供应商大言不惭地说:

“一次性的东西,都没有品牌。”

我们平时住酒店,很多人都不会去看那些东西的牌子。

心想着,反正是一次性的。

直到现在才知道,这里面蕴藏的东西如此恶心。

那些供应商良心不痛吗?

还真的不痛。

当被问到如果顾客出现瘙痒或过敏怎么办?

他们说:

“每个人的肤质都不一样,这个没法说清楚。”

所以,万一真的出事,顾客就得自认倒霉?

之前有一则报道。

李先生一家6口去上海旅游,特意定了一间高级套间。

不料,3周后,6个人全部染上“尖锐湿疣”,也就是性病。

3岁的儿子也不能幸免。

黎小姐有次住酒店,一觉醒来枕头上有血痕。

掀开枕头一看,发现很多虫子在枕头下。

而且都是活蹦乱跳的!

那一瞬间,真的是毛骨悚然。

有博主曾表示:

“国内做得 、监管最到位的酒店,都各种不合格,可想而知,酒店卫生乱象的波及面有多广,不要以为这只是富人的危机。”

也就是说,不管五星级还是普通酒店,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酒店“一视同仁”,该坑的钱一分不少,该做的恶一件不落。

《 简史》中有一句话,放在这里恰如其分。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凶残和自私的物种,而愚昧和逐利是造成凶残和自私的本源。”

其实,以上这些,酒店行业都可以避免。

奈何利益熏心,再加上法律不严惩。

他们越来越变本加厉,无法无天。

每次酒店卫生被曝光,所有酒店都是同样的解决方式:

解聘涉事工作人员。

扪心自问,这仅仅只是工作人员的问题吗?

不能否认他们没问题。但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背锅侠。

于很多酒店而言,每当问题出现,如同一次公关危机。

想办法把舆论压下去,再道个歉赔款。

根据年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6条规定:

如果酒店没按要求对用品用具进行清洁、保洁、清洗消*,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罚款元。

《杯子的秘密》里的涉事酒店,大部分都是处以警告,罚款元。

然后没然后了。

图源:信用中国(上海浦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fzgl/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