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白及粉外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

摘要:目的探讨白芨粉外用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早日愈合的方法提供参考借鉴价值。方法选择年01月至年12月在医院肛肠科入院治疗且符合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加白芨粉换药法,对照组给予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缩小率、术后不同时间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缩小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早,这两组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P0.05)。术后2d时,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术后10d、术后14d实验组患者的肉芽生长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两组存在了一定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适当时间应用白芨粉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促进肉芽生长速度,用药安全可靠。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在肛管及肛管直肠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痔,在我国约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1.67%~3.6%,国外约占8%~25%[1]。肛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外口常见脓性分泌物,闭合后局部胀痛不适感,可自行破溃流出脓液,病情多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肛瘘无自愈倾向,依靠药物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治的办法就是手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多为开放式创面,愈合过程为二期愈合,愈合时间较长,因此如何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就成了肛肠科医生一直研究的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年01月至年12月在医院肛肠科入院治疗且有手术指征符合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2.9±1.9)岁,病程2~25个月,平均病程为(10.2±1.3)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为(43.2±1.8)岁,病程1~27个月,平均病程为(10.1±1.5)个月。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

者在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病例纳入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参考年《肛瘘临床诊治指南》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瘘管外口位于肛门后半象限且距肛缘2~4cm,内口位于同点位齿线处;(2)未合并心、脑、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3)既往无肛肠外科疾病史,术前肛门形态及功能正常者的患者;(4)年龄在18~60岁之间;(5)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能完成随访的患者。

1.3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主要包括:(1)不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2)由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或放线菌感染等所致的特异性肛瘘患者;(3)合并患有糖尿病、维生素C缺乏等代谢系统病症,术后可对创面愈合产生影响的患者;(4)合并患有直肠癌、直肠息肉等肠道疾病的患者;(5)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或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如白血病、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肺疾病的患者;(6)处于感染期的肛瘘患者。

1.4研究方法。术前检查两组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套、全胸片、传染病三项、腹部B超及腔内B超、心电图等,术前给予两组患者2支开塞露纳肛,以助排净粪便,排净粪便后在肛门周围局部进行备皮。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瘘管位置确定手术体位。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均为局部麻醉。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实施手术治疗,麻醉成功后,使用碘伏消*患者肛缘皮肤、肛管及直肠末段。采用触诊、探针确定内口后,沿探针切开瘘管,切除内口。仔细用电刀打开结缔组织化的条索状管道,完全剥除瘘管,并向外侧延长切口做V型切开,分别修剪两侧皮瓣,使创面呈倒V字形,以利于引流。

1.5术后换药。实验组:凡士林油纱条加白芨粉换药法: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创面进行常规消*后,将凡士林油纱条剪成和创面相适大小,敷于创面上;术后第五天开始,停用凡士林油纱条,用棉签蘸备好的白芨粉敷于创面上,以创面均匀敷有白芨粉、见不到明显肉芽组织为度,纱布覆盖固定,换药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法: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创面进行常规消*后,将凡士林油纱条剪成和创面相适大小,敷于创面,纱布覆盖固定。换药至创面愈合。

1.6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①创面愈合时间;②创面纵径缩小率。次要观察指标;③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d、7d、10d、14d)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7评价标准。①创面愈合时间:从患者手术当日开始至创面肉芽完全被上皮覆盖,有瘢痕形成,无桥型愈合(即假愈合)所用的天数;②创面纵径缩小率:创面纵径缩小率=(原始长度-术后20天测得长度)/原始长度×%,采用侧卧位自然放松状态下,取直尺测得创面最远边缘距肛门皮缘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原始长度为术后第2天测得的长度);③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肉芽填平创腔,鲜活红润,呈颗粒状,擦之易出血,记0分;肉芽色泽淡红,均匀平整,擦之易出血,记1分;肉芽色泽苍白,凹凸不平,擦之不易出血,记2分;肉芽色泽晦暗或生长很少,擦之不易出血,记3分;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创面完全愈合,瘢痕结实,无桥型愈合,疼痛消失,无分泌物。显效:创面面积缩小超过75%,疼痛明显减轻,创面无脓性分泌物,肉芽鲜红平整;有效:创面面积缩小超过25%,疼痛减轻,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较新鲜;无效:创面缩小未超过25%或无明显缩小,疼痛无明显缓解,脓性分泌物无减少或增多,肉芽色泽苍白、晦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8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当P0.05,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缩小率比较。本次研究经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早,创面纵径缩小率较对照组高、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数据及其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表1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缩小率比较(±s)

分组(n=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d)

创面纵径缩小率(%)

实验组(n=40)

24.2±4.6

82.9±2.9

对照组(n=40)

35.5±5.3

73.6±3.5

t

7.

9.

P

0.

0.

2.2两组患者创面开始愈合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d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10d、14d,实验组患者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2所示。

表22组患者创面开始愈合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比较(±s)

分组(n=例数术后2d

术后7d

术后10d

术后14d

实验组(n=40)2.35±0.41

1.22±0.36

1.09±0.41

0.65±0.11

对照组(n=40)2.42±0.43

1.60±0.35

1.49±0.37

1.07±0.25

t

5.

3.

3.

6.

P

0.

0.

0.

0.

2.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0%,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

讨论

创面愈合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创面愈合分为凝血期、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往往相互交叉重叠。在术后5天内,主要是局部凝血、炎症反应期,主要表现为修复细胞由静止状态转为激活状态,并形成最初的肉芽组织,5天后进入肉芽生长期,肉芽组织开始大量增生,到术后7~10天,则主要是胶原再塑,成熟阶段时间较长,往往历时数十天至数月。[2]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及其质量关系到愈合时间的长短。

白芨是一味渊源久远的中药,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striata(Thund)Reichb.F]的干燥块茎。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胃、肝经。功效主治具收敛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其作用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止血、抗肿瘤、促进创面愈合、抗胃溃疡、免疫调节、抗氧化等。而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使用白芨主要发挥其促进创面愈合这方面的作用。白芨能提高创面中巨噬细胞的数量[2],促进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3],加强对细菌、异物的吞噬作用,促进释放各种生长因子利于创面愈合。白芨可以提高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提高伤口愈合质量,提高细胞外基质胶原的水平。白芨还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4],角质形成细胞游走在创面覆盖与愈合中起关键作用,此外白芨甘露聚糖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中医对生肌收口理论的认识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外科传统的理论之一,基本理论内容是是腐去肌生,肌平皮长,基本方法是在创面无腐肉的情况下用生肌药促进组织生长,用生肌收口药促进伤口愈合。此项研究中,白芨为生肌收口药物,在术后5天开始使用,能高效调节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促愈中药之一。

2g/瓶河北

1、用于咳血、呕血、外伤出血等证

2、用于胃、胃出血等证

3、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皱裂等证

4、用于陈菲、肺痈、肺结核等病。

1、单方冲服、外用;2、中医配方使用;3、中西联合用药

美威END

摘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国中药杂志







































白癜风遗传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guan.com/fzgl/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