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北方的葡萄处于膨大转色时期,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葡萄裂果问题。尤其果实生长前期干旱少雨,果实成熟时又遭遇多雨或者连阴雨,这样的天气都很容易发生裂果,发生裂果后不但影响果实外观,且果实易感染霉菌。葡萄裂果严重降低了葡萄品质,影响了经济效益,生产上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防治葡萄裂果。
葡萄裂果和以下原因有关:
1、葡萄感染白粉病引起裂果。
2、果粒间排列紧密、挤压过甚造成裂果。
3、缺钙。钙是葡萄生长中的必需元素,分布在葡萄的细胞壁中,主要以果钙胶的形态存在,作用是沉积多糖类物质,增加细胞壁的坚硬程度。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钙元素,则会造成葡萄细胞壁硬度不够,容易破裂产生裂果现象。
4、土壤水分含量不均。前期干旱后期连续降雨,会使土壤含水量在短期内大幅上升,造成果实上与穗柄接近的地方细胞长势较快,而与表皮比较接近的地方细胞长势较慢,增加果实的膨压,最终导致果实开裂。这类裂果在葡萄成熟期遇到大雨则表现的尤为严重。
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病原
主要是因为在果实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变化过大,果实膨压骤增所致。如葡萄生长前期比较干早,果实近成熟期遇到大雨或大水漫灌,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果刷输送到果粒,其靠近果刷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比较缓慢,果实膨压增大,至使果粒纵向裂开。
防治方法
①适时灌水、及时排水,经常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使土壤内保持一定的水分,避免土壤内水分变化过大。
②对果粒紧密的品种适当调节果实着生密度,如花后摘心,适当落果,使树体保持稳定的适宜的坐果量。
③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水分失调。
④果实生长后期土壤干早需要灌水时,要防止大水漫灌。
5、留穗量太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果农都会增加留果量。正常情况下,叶片和果实的比例应该为20:1,过多保留果穗会导致果实营养供应不足,细胞内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过低,使细胞中的渗透压大幅低于正常值,增加了葡萄裂果的几率,且发生的程度也更加严重。
6、果园密度太大。果园密度过大时,单株的生长空间狭窄,郁闭度高,长期园内没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果穗接受的阳光少,难以转色,最终会延迟果实的成熟,降低葡萄的品质,一旦久旱后突降大雨,极易发生严重的裂果现象。
7、不同品种之间,对土壤水分失调抗逆性较差,如乍娜、凤凰51、里乍马特、红富士等品种较易发生裂果。兴华1号、峰后、京秀、奥古斯特等品种很少裂果。
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不易裂果的品种,如兴华1号、京秀等。
2、果粒比较紧密的品种可在开花前5—10天用10—25ppm的赤霉素喷洒果穗,拉长穗轴,或在幼果迅速膨大期以前细致疏果,使果粒保持适宜的密度,防止果粒密度过大,引起挤压而裂果。
3、合理灌水,落花后7—10天和幼果迅速膨大期,注意土壤灌水,保持土壤湿度,果实上浆后适当控制土壤灌水,严防大水漫灌。
4、地面覆草并加覆薄膜,保持土壤水分均衡。
5、意预防白粉病发生,落花后7—10天和幼果生长发育膨大期,及时、适时喷施倍芸苔素内酯+倍10%苯醚甲环唑+倍25%吡唑咪菌酯,每15天左右1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裂果现象发生,并能兼防其它病害。
6、补钙:施入氮肥要适量,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黏重的土壤还应增加钙肥施用量。
7、调节结果量。葡萄着色不良的树,发生裂果尤多,因此要通过疏穗、疏粒、掐穗尖等来调整好结果量,减少裂果。
8、改变传统的摘心法,多留叶片。果穗以上副梢全部留2片叶摘心,去掉副梢叶腋间的所有冬芽、夏芽。达到每果枝正常叶片20~25片以上,增强树体调节水分的功能。
9、架面设遮雨棚,或果穗套袋防雨水。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压,导致引起裂果。研究表明,果实近成熟期对果穗进行套袋以防止果皮吸水,可以明显降低果穗裂果率。因此,雨天采取遮雨措施,能有效地防止裂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